在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潮州市湘子橋東韓山之麓,屹立著一所氣勢雄偉、風光秀麗的學府——韓山師范學院。這所古老而又新型的學府,是廣東省創辦最早歷史最長的師范學校。 “潮人以思韓之故,而有廟祀,而有書院,匾以韓山”。韓師的前身,是建于宋代的韓山書院,歷宋元明清各朝代都是州(路、府、道)的官辦書院。院址多有變遷,至清康熙三十年(1691),定址于筆架山麓韓文公祠南側,延續至今。
清光緒二十九年(1903),《欽定師范學堂章程》頒行后,我國開始有了師范教育專門機構,韓山書院遂改為惠潮嘉師范學堂,成為我國第一批、廣東省第一所師范學校。以后,校名相繼稱廣東省立惠潮梅師范學校、省立第二師范學校、省立韓山師范學校等,一直是中等師范學校,抗戰內遷揭陽敵后山區時曾兼辦過初、高中。新中國成立后,韓師迅速發展。五十年代中期,辦學規模擴大至在校生1200多人。1958年,升格為高等師范專科學校。1963年調整為中師和教師進修學校。1978年12月復辦專科,成為省屬普通高等師范專科學校。1993年12月,經國家教委批準升格為高等本科師范學院。1998年4月列為學士學位授予單位。
韓山書院歷史上一再遷徙,屢經興廢。以下按年期概述:
淳禧十一年(1251年),郡守劉希仁捐俸修潮濕殘破的院舍。不久,書院廢。
至元十五年(1278年)城南書莊(原韓山書院舊址)及所附韓祠,經戰亂,亭院無存。廿一年(1284年)由潮州路總管王用文重建,又稱“韓山書院”,祀孔子及諸賢,又以韓祠附。
至順二年(1331年)因“營繕多缺”,總官王允恭令城南書院長陳文子“撤舊構而新之”,歷時四個月,新舍落成。
翌年(1332年)七月臨川吳澄撰《潮州路韓山書院記》,記載書院落成盛事,碑記現存于潮州西湖公園內。
至正十二年(1352年)城南韓山書院地毀于火災,韓祠也隨之廢。
清康熙三十年(1691年),巡道史起賢于筆架山麓韓祠左側的明代御史蔡夢悅祠重建書院。就坊址建構大門,改稱“昌黎書院”,題其堂為“原道堂”。康熙年間立《昌黎書院碑記》,現存于韓山師院。
雍正十年(1732年)九月,知府龍為霖沿舊址擴建,翌年三月完工,復稱“韓山書院”。現有雍正年間立《韓山書院碑記》存于韓山師院。
光緒廿九年(1903年)呈準立案,改“韓山書院”為“惠潮嘉師范學堂”。古書院歷史從此宣告結束。惠潮嘉師范學堂是我國近代教育史上第一批效仿西方教育制度培養師資的新式學堂之一。
辛亥革命勝利后,1912年改“惠潮嘉師范學堂”為“廣東省惠潮梅師范學校”。
1921年10月,改校名為“廣東省立第二師范學校”。二師時期學校規模不斷得到擴展。
1935年,改校名為“廣東省立韓山師范學校”。
抗日戰爭爆發后,1939年6月潮州淪陷。韓師在日寇鐵蹄踏入汕頭之5月間,被迫舉校遷往原揭陽縣古溝鄉尾寨。當時韓師是潮汕地區“碩果僅存的一所省立中學”。1944年下半年,因戰火燃近,韓師又輾轉遷往地處大北山區的原揭陽縣灰寨鄉下輿村,借崇正小學校址辦學,條件相當困難。
抗戰勝利后,1946年春,韓師搬回潮州原址。中學部移交金山中學。1958年秋,升格為高等師范專科學校,校名為“汕頭韓山師范專科學校”,面向惠潮梅地區招生。1963年秋,師專停辦,返辦為中師和教師進修學校。1978年經國務院批準,復辦師專,校名稱“韓山師范專科學校”。1993年12月,經國家教委批準升格為本科師范學院,稱“韓山師范學院”。
韓師是中國師范教育制度的縮影,從1903年至今近百年經歷了初級師范、中等師范、高等師范專科、高等師范本科的發展過程。辦學連續性這么長的師范學校,廣東唯此一所,全國也很稀罕。
韓師不但歷史悠久,而且具有光榮的革命傳統。1919年5月4日,北京學生的愛國壯舉消息傳來后,潮州城的學生揭竿而起,以韓師學生羅定鼎等為首的進步學生于5月10日成立“潮州學生救國聯合會”。全校師生熱烈投入反帝反封建的愛國運動,集會演講,示威游行。1925年11月底韓師鄉師科的陳府洲、黃聯譯、陳火齊、李志烈等人光榮入團并成立了韓師歷史上的第一個共青團支部,陳府洲任團支部書記。“九.一八”事變后,全校師生召開反日救國大會,發表反日通電及宣言,組織反日宣傳隊,參加各界抗日運動。進步學生鄭淳、劉斌、王亞夫等人發起組建了潮安縣抗日學聯,并曾出版過各種革命刊物如《罡風世界》等。1937年盧溝橋事變后,抗日戰爭全面爆發。韓師師生卷入抗日救國的熱潮,組織過抗敵工作團,出版抗敵工作團專號《韓山》,出版過號召抗日、評論時政的《烽火》和抗戰教育專號等刊物。韓師內遷揭陽古溝村時,學生中地下黨黨員張開明、詹益慶積極引導學生參加革命活動,配合當地的黨組織工作,并開展學生起來和反動的訓導主任和舍監作斗爭。1948年至1949年5月,一批革命學生先后投奔鳳凰山革命根據地,參加閩粵贛邊縱第四支隊的武裝斗爭,迎接和配合大軍南下解放粵東地區,有的為人民的解放事業流血奮戰,甚至獻出了自己的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