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武漢學院的前身是2003年教育部批準成立的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武漢學院,2012年獲批為學士學位授予單位,2015年教育部批準轉設為獨立設置的民辦普通本科高校,2023年順利通過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合格評估。
公益辦學
學校由武漢一丹教科文發展有限公司舉辦,非營利性公益辦學。學校舉辦人陳一丹是騰訊公司主要創始人之一,投資辦學不求回報。先后投入20余億元建設新校園,收取的學費全部用于學校發展和學生培養;2016年設立湖北一丹大學教育發展基金會,持續支持學校建設和發展,已累計資助1.62億元。除國家獎助學金外,學校每年配套設有獎學金,社會捐贈設立陳一丹獎教獎學金,還設有松海獎、華置獎、騰訊獎、致同獎等獎學金,2019年以來累計發放獎助學金7420.2672萬元。
校園建設
學校位于武漢市江夏區黃家湖大道333號,兩面環湖,擁有帆船教育基地,毗鄰軍運村,地鐵8號線直達學校東門。中國建筑設計大師何鏡堂院士領銜校園規劃設計,建筑樓群與黃家湖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有機融合,校園空間布局開放多樣,風格獨特,氣勢恢宏。陳一丹伉儷圖書館、馬化騰教學樓、企鵝廣場、知己教學樓、晨曄實驗樓、弘勵實驗樓等捐贈冠名建筑,凸顯與社會公益力量的緊密聯系。
學科專業
學校目前設有會計學院、金融與經濟學院、管理學院、信息工程學院、法學院、藝術與傳媒學院、外國語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通識教育課部等8院1部。現有本科專業35個,涵蓋8個學科門類。經濟學、管理學、法學類專業傳承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優勢學科辦學基因,彰顯優勢;工學(信息科技)類專業蘊含騰訊元素,形成特色;文學、藝術學、教育學、理學類專業與優勢特色專業互促共進、協調發展。2015年轉設以來,獲批全國高校首個供應鏈管理和首批跨境電子商務2個目錄外本科專業,湖北省首個國際經貿規則專業,其中供應鏈管理被教育部教指委批準為新文科建設試點專業;獲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1門,省級優勢特色學科(群)1個,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8個,省級一流本科課程18門,省級教學團隊2個,省級優秀基層教學組織6個,省級教學成果獎2項;獲批教育部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68項,省級“荊楚卓越人才”協同育人項目2項,省級教育教學研究與改革項目48項;獲批省級課程思政教學研究示范中心。、辦學條件 學校現有專兼職教師800余人,建設了一支政治素質過硬、業務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能夠滿足學校應用型人才培養需求的高素質師資隊伍。其中,高級職稱教師占比49.3%,自有專任教師中具有碩士及以上學位占比95.1%。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1人、國家級教學名師2人、“楚天學者”特聘教授1人、“楚天英才”1人、“湖北名師工作室”主持人1人,另有多名教師獲得省級及以上榮譽稱號。同時,學校還聘請了20多位海內外知名企業高管和行業領軍人才擔任學校“應用專業教授”(Professor of Practice)。學校占地964.53畝,校舍建筑34.22萬平方米,教學科研儀器設備值8660萬元,館藏紙質圖書157.2萬冊,校園網出口寬帶22.5G,校內實驗實訓室84間,校外實習實訓基地210個。
人才培養
學校現有在校生折合數14154人,其中普通本科生12765人。學校推行“一主體兩融合八共同”高素質應用型人才培養改革,與騰訊、華為、京東、中軟國際、大楚網等知名企業開展產教融合協同育人;與英國專業協會合作辦學,實施“學歷證書+執業資格證書”雙證培養,專業課程教學質量受專業協會高度認可,豁免執業資格證課程數量居國內同類特色班前列;開設會計學、財務管理、軟件工程、網絡工程等4個本科專業的特色班,2016年獲準在一本招生(湖北省民辦高校唯一);長江商學院面向全校師生免費開設長江公益大講堂,定期邀請知名企業家、專家學者到校講座;落戶我校的騰訊眾創空間被科技部批準為國家級眾創空間,學校被省教育廳認定為湖北省大學生創業示范基地,促進創新創業。2022年以來,學生在各類學科、文體等競賽中獲國家級、省級獎1387項;獲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國家級立項30項、省級立項90項。
科學研究 2019年以來,獲批省部級及以上縱向科研項目200余項,其中國家社科基金項目1項、國家藝術基金項目1項、教育部人文社科項目3項;完成國家社科基金項目1項,結題獲評良好。發表核心期刊論文近300篇,出版學術專著28部,獲批國家專利28件,軟件著作權56項,開展橫向科研項目200余項。獲批省級科研創新團隊7個,獲得湖北省政府發展研究獎3項、武漢市委市政府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2項,研究成果獲省領導肯定性批示7件。
國際合作 學校與英格蘭及威爾士特許會計師協會合作開辦會計學ACA特色班;與英國皇家特許管理會計師公會合作開辦財務管理CIMA特色班。與英國劍橋大學、南非斯坦陵布什大學等十余所知名高校建立了校際合作關系。2018年以來,學校全額資助出國(境)交流學生196名;出國(境)深造學生202名,81%進入世界200強大學。劍橋大學為我校學生開設劍橋名師在線講堂、全球素養教育在線工坊。學校獲準開展留學生學歷教育,累計培養了哈薩克斯坦、埃塞俄比亞等8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留學生近百人。
社會聲譽 學校2019年以來獲得社會捐贈2.86億元。生源質量和就業率居湖北省同類院校前列,2021年首選物理、歷史科目的平行志愿投檔線在湖北省同類高校中分列第3、第4位;2019屆以來連續三屆本科畢業生初次就業率分別為95.52%、79.09%、89.68%,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據第三方機構調研報告顯示,畢業生、家長及用人單位對學校總體滿意度均在90%以上。近三年,《人民日報》《光明日報》《中國教育報》《長江日報》等主流媒體刊登學校改革發展和人才培養相關報道364次。2020年軟科民辦高校全國排名第6位,2021年艾瑞深校友會民辦高校全國排名并列第3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