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籌建創業時期(1971年——1978年):一段艱難而充滿激情的歲月
1971年5月16日,西藏自治區黨的核心領導小組發出“關于恢復西藏民族學院若干問題紀要”,決定恢復以前撤消的西藏民族學院,將校址從陜西遷回西藏。同年7月,西藏民族學院黨委成立了“西藏民族學院遷址籌建處”。9月,在西藏林芝縣八一新村選定校址。
1972年5月3日,西藏自治區革命委員會批準了“西藏民族學院總體規劃”。1973年5月,校舍房建工程正式開工。1974年12月3日,西藏自治區黨委決定西藏民族學院繼續在陜西咸陽辦學,西藏林芝籌建處改為“西藏民族學院林芝分院”,屬地級事業建制,于當月任命組建了分院黨委。分院黨委在“邊遷校、邊建設、邊辦學”的思想指導下,制定了“根據西藏建設需要,在生產實踐中培養人才”的辦學方向。同年,由西藏民族學院(咸陽)遷來了首批學生:農學65人,牧醫61人 ,并在全藏首次招收獸醫專業3O人,果林專業39人,商業會計專業17人,工業會計專業23人,工商會計大專班25人,藏族干部文化補習生22人。到年底,在校生達282人。1975年,又從西藏民族學院(咸陽)轉入技工專業班一個40人,農業會計大專班一個14人、商業會計大專班一個30人,會計班一個14人。至此,計劃搬遷的西藏民族學院有關專業轉移完畢。
1978年校舍第一期工程建成,建筑面積31440.79平方米,其中教室3098平方米,實驗室774平方米,圖書館774平方米,辦公室1410平方米,家畜門診所684平方米,學生宿舍5919.6平方米,教職工宿舍6261平方米,溫室1190平方米,附屬小學456平方米,以及大禮堂、衛生所、托兒所等。當時共有在校生524人,其中藏族及其它少數民族學生占總數的77%。教職工420人,其中教師120人,包括第一批援藏教師3人(徐鳳翔、任憲威、劉永椿)。設有農學、畜牧獸醫、林學、農機水電、財會5個系、9個專業、預科部及化學、物理、生物、金屬材料四個實驗室。圖書館藏書5萬冊。
一串串數字背后,是農院籌建者付出的心血和汗水。那是一段每一位農院人都不會忘記的艱苦歲月,籌建者們在黃沙漫卷、滿目蒼涼的沙石灘上選校址、建校園、造菜地、開果園、筑圍墻、搞綠化……他們肩扛手提、挖石運土,如春蠶吐絲、春燕銜泥一樣,硬是在尼洋河畔的亂石灘上,建起了一所初具規模的高等院校;他們師生同勞、男女同工,克服了重重困難、頑強奮斗、不知疲倦,有的在籌建工作中負傷,有的甚至永遠犧牲在了工作崗位上……這種“吃苦耐勞、不怕犧牲、自力更生、苦干實干、艱苦創業、無私奉獻”的革命加拼命精神,凝結為“籌建精神”,是“老西藏精神”在學院的具體體現,為農牧學院留下了一筆十分寶貴的精神財富……
(二)鞏固發展時期(1978年——2001年):一部奮進而充滿詩意的篇章
1978年4月27日,經國務院批準,西藏民族學院林芝分院正式更名為“西藏農牧學院”。9月4日,學院隆重召開成立大會。從此,西藏第一所,也是迄今為止唯一的一所具有首批學士學位授予權的高等理工農業院校在西藏誕生。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學院堅持“教育必須為社會主義服務,社會主義建設必須依靠教育”的指導思想,繼續發揚籌建精神,進一步綠化、美化校園,加大教學基礎設施建設力度。1979年,學院自己動手設計施工建造了教學實習水電站。1985年,建立了高原生態研究所和3569平方米的教學實驗大樓,購進各種大中型教學儀器、設備500O多臺,裝備了33個實驗室。1988年建成一座面積4000平方米的圖書館。1991年,原國家農牧漁業部投資修建的干部培訓中心落成。隨后,農牧學院又先后建起了電教中心,擴建、完善了原來粗糙簡陋的工廠、農場、牧場,果園、苗圃等,教學、科研條件大為改觀。經過一段時間的撥亂反正,學院工作重心集中到了教學方面。1985年,學院根據西藏經濟發展的特點,結合學生實際,確定了“多層次、多規格、多種形式”和“教學、科研、生產相結合”的辦學方向,重新調整了專業設置,將農機水電系改為水利電力工程系,撤消財會系,將預科部改為基礎教育部。1984年,中央召開第二次西藏工作座談會,確定國家農牧漁業部、林業部、水利電力部和西北農業大學、甘肅農業大學、南京林學院、武漢水利電力學院對口援助西藏農牧學院辦學。中央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談會后,從農業部、水利部、原林業部引進了一批專業干部到學院工作。同時,學院在加大以教學為中心的基礎上,科研工作被提上了重要議事日程,學校工作走上正常發展軌道。
為加快西藏農牧林水電科教事業的發展,配合自治區實施“科教興藏”、“科教興農”戰略,農牧學院黨委對學院的發展進行了重新定位:農牧學院必須面向西藏這個特定的環境,把教育與大農業這兩個戰略重點結合好,培養出西藏大農業所需要的建設者和接班人;必須堅持面向西藏農業,面向西藏農牧區,面向西藏農牧民,堅持為西藏的農業現代化服務;努力發揮好教學、科研、社會服務三大功能。
學院黨委帶領全院師生員工因地制宜、深入細致地開展各項改革工作,取得了顯著成績:在宏觀辦學機制上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四大系統工程,即完善教學、科研、生產相結合的教學模式;建立了把德育放在首位的高起點、低重心、重實效的學生思想政治工作體系;拓展了“內引外聯”的興校強校路子;進一步加強了黨的建設工作。
在教學工作上,師生逐步樹立了改革發展觀、大農業觀、新農牧區觀、復合型人才培養觀等現代教育思想和教學理念。學校按照“強基、改老、拓寬、創新”的思路,調整優化了專業結構,完善了教學管理制度。
在師資隊伍建設上,充分利用內地兄弟院校大力支援的機遇,通過援藏教師的“傳、幫、帶”和“送出去、請進來”,鼓勵在職自修,大大提高了教師的整體素質,師資隊伍結構進一步趨于合理。
在科研工作上,通過建章立制、規范管理、轉變觀念、調整科研方向,學校的科研工作實現了從“自發、封閉型”向“主動、開放型”轉變;從“單兵作戰”向“合理組配、群體攻關”轉變;從“單純為科研而搞科研”向“面向農牧林經濟發展找課題、搞科研”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