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工業大學是東部沿海地區第一所省部共建高校、首批國家“高等學校創新能力提升計劃”(2011計劃)協同創新中心牽頭高校和浙江省首批重點建設高校,坐落于中國歷史文化名城、風景旅游勝地杭州。學校始建于1953年,其前身可以追溯到1910年創立的浙江中等工業學堂,先后經歷了杭州化工學校、浙江化工專科學校、浙江化工學院和浙江工學院等發展階段,1993年更名浙江工業大學。
習近平總書記主政浙江期間,曾指示學校“積極發揮自身的學科優勢和人才智力優勢,努力把學校建設成為各類優秀人才的培養基地和工程科學技術的研究開發基地,為加快浙江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提前基本實現現代化作出新的更大貢獻。”學校牢記習總書記的囑托,堅持以一流學科建設為主線,以“立足浙江、服務區域,走向全國、對接國際”為辦學宗旨,彰顯“以浙江精神辦學,與區域發展互動”的辦學特色,秉承“厚德健行”的校訓,弘揚“艱苦創業、開拓創新、爭創一流”的精神傳統、“敬業奉獻”的教風和“取精用弘”的學風,著力培養一流人才,產出一流成果,主動服務國家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
學校擁有朝暉、屏峰、莫干山三個校區,占地面積3333畝,設有26個二級學院和1個部,另有獨立學院——之江學院。現有在校普通全日制本科學生20536人、各類研究生14561人、留學生1037人。在校教職工3392人,其中專任教師2486人,擁有中國工程院院士5人、中國科學院院士1人、浙江省特級專家11人、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4人、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7人、國家“萬人計劃”領軍人才13人、國家級教學名師3人、教育部青年長江學者6人、國家優秀青年基金獲得者14人、國家“萬人計劃”青年拔尖人才3人、國家級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10人、人社部“百千萬人才工程”入選者11人 。
學校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以拔尖創新人才為引領、高級應用型人才為主體、復合型人才為特色,大力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富有家國情懷、國際視野、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行業精英和領軍人才。建校以來,為國家培養和輸送了各類優秀人才30余萬人。現有本科招生專業63個,學科涵蓋哲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理學、工學、農學、醫學、管理學、藝術學、交叉學科等12個門類。擁有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13個,博士專業學位授權類別2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30個,一級學科未覆蓋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3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類別22個,建有博士后流動站13個。化學、工程學、材料科學、環境科學與生態學、農業科學、生物學與生物化學、計算機科學、藥理學與毒物學、社會科學總論等9個學科進入全球ESI前1%,其中化學、工程學等2個學科進入全球ESI前1‰。
學校堅持以服務國家和區域發展重大需求為己任,著力強化政產學研用合作網絡的戰略布局。現有國家級科研平臺10個,省部級科研平臺69個。學校先后有近800余項科研成果獲國家、省部級科研成果獎,其中國家科學技術獎24項,獲獎數量位居全國高校前40位;教育部人文社科優秀成果獎11項。學校位列全國高校科技創新排行榜第30位,入圍軟科世界大學學術排名全球400強。近三年以第一單位/通訊單位等在Science、Nature、Cell上發表論文5篇;中國專利金獎、優秀獎總數居全國高校第6位;位列中國高校專利轉讓排行榜第7位。“十三五”以來,新增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重點專項13項,省部級科學技術一等獎48項,省級人文社科優秀成果獎一等獎10項,簽訂合同金額1000萬元以上重大橫向項目47項。2022年學校科研經費到款11.07億元。學校與省內外60余個市、縣(區)建立全面合作或科技合作關系,累計服務企事業單位6600余家。
七秩風華正青春,守正創新向未來。今天的浙江工業大學,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主政浙江期間對學校的指示要求,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加快建設區域特色鮮明、國內一流的研究型大學,為推進浙江省“兩個先行”和“重要窗口”建設,助力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做出新的卓越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