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無脊椎動物系統學與應用實驗室于2003年列入省級建設計劃,2006年1月正式建立。在全國具有較大學術實力和影響力,是河北省動物學重點學科和強勢特色學科。印象初院士和宋大祥院士為實驗室名譽主任,任國棟教授任實驗室主任。聘任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所所長張亞平院士為學術委員會主任。
實驗室設有動物研究所、博物館生物學部、蝗蟲研究室、甲蟲研究室、螽斯研究室、蛛形動物研究室、陸生貝類研究室、水生動物應用研究室、動物生化與分子生物學研究室等11個所(部、室)、博士和碩士學位授予點有動物學博士點、生物學一級學科碩士點(涵蓋12個二級學科)、農業昆蟲與害蟲防治和生物學一級學科博士后科研流動站;迄今培養了博士后1名、博士24名、碩士近300名。實驗室在直翅目昆蟲系統學與進化、蛛形動物系統學、鞘翅目昆蟲系統學與進化生物學、軟體-原生動物多樣性與生態學、甲殼動物的生態養殖技術與資源利用、無脊椎動物營養學與分子生物學6個領域在全國占有較大優勢。實驗室設有無脊椎動物多樣性與系統學、生態養殖與生殖生物學、營養學與分子細胞生物學3個主研方向
實驗室現有工作人員22人,其中中科院院士2名、教授6名、副教授4名、講師等10名,隊伍中有12名博士。學術隊伍中有4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1人為國家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1人入選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學術帶頭人均在省內外有關學術團體中擔任要職。另外,聘任20多名知名學者擔任兼職教授。
實驗室總面積達到4200 M2,還有以動物標本貯藏和展出為主的7000 M2的博物館。收藏動物標本60余萬件。實驗室儀器設備資產總值達到800余萬元,部分儀器性能先進。近5年共計購買了68件較大型設備,設備完好率達到98%,利用率達到94%。學校圖書館以藏書豐富而著稱,電子科技圖書館和功能強大的互聯網供計算機終端查詢,與北京大學等重要大學圖書館有直接的圖書借閱業務。學院資料室收藏國內外生物學圖書24萬余冊,中外文期刊400余種。
成果介紹:《中國動物志》6部;《河北動物志》3部;《非典型肺炎(SARS)冠狀病毒基因全序列》和《The Spiders of China》”分別獲得全國優秀圖書特等獎和優秀科技圖書三等獎。“青海可可西里地區地質、環境與生物多樣性”獲中科院自然科學二等獎;“中國動物志 蜘蛛目 園蛛科”或湖南省科技進步二等獎;“中國對蝦細胞工程遺傳育種應用研究”獲河北省科技進步獎二等獎;“全價高效系列化對蝦配合餌料與HUT-1型添加劑”獲河北省科技進步二等獎;“水生生物學教學模式的建立”獲河北省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其他技術成果有:食用蚯蚓人工無土養殖技術、蚯蚓低糖高蛋白膠囊、工程蠅產品深加工技術、豐年蝦米食用薯片及其制備方法、蛛毒資源的開發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