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裝備制造及控制技術省部共建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于2007年9月獲教育部批準立項,建設期二年。該實驗室依托于機械工程一級學科,由一批優秀的學術骨干和研究團隊組成,學術帶頭人有:張湘偉、陳 新、高 健、閻秋生、楊宜民。該實驗室主要針對我國尤其是廣東省支柱產業的發展需求,重點圍繞電子信息裝備、輕工成套裝備、數控裝備等設計制造問題,開展以下四個方向的研究:
數字化設計與分析技術:該研究方向緊跟國際現代設計技術的發展趨勢,抓住珠江三角洲中小型機電類企業多、與國際市場關聯度高、市場需要變化迅速、生產裝備更新速度快等特點,重點開展面向機電裝備設計開發的快速變異與創新設計方法研究、網絡化異地協同設計與制造技術原理、復雜機械結構綜合性能映射建模與優化方法研究,大力推廣應用相關技術,提升機電裝備制造企業在新產品開發、市場響應速度等方面的國際競爭能力。
精密加工技術:該研究方向瞄準加工技術發展前沿,面向廣東省裝備制造業發展的需要,開展高精密、高性能復雜零件的數控加工、高速加工、特種加工理論與裝備研究,微細加工與超精密加工理論與裝備的研究,新性能工具的制備及測試技術研究,為新型裝備開發提供基礎共性技術。
數字控制與智能控制技術:該研究方向以裝備數控技術、裝備控制器及其控制方法、復雜裝備工藝過程多運動協同控制等為主要研究領域,重點研究對國民經濟發展有重大意義的數控裝備系統和智能控制理論方法與技術,并結合廣東省經濟建設需求開展最新的機械裝備數控系統、裝備控制單元及其集成應用的關鍵技術研究。
機械裝備與成套集成技術:該研究方向面向機械及電子信息制造業的發展趨勢,結合我國在微電子裝備技術與國際先進技術相距1~2代差距的國情,針對國內、特別是廣東省對高檔裝備(數控裝備、印刷包裝設備、農產品深加工設備等)的迫切需求情況,及其這些裝備絕大部分為進口產品壟斷的市場格局,開展裝備的成套與集成技術研究,開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高精度、高效率、低成本和高柔性的微電子制造專用設備、數控加工設備、印刷包裝設備、農產品深加工設備,有效促進廣東經濟的持續、高速發展,大力提升我國裝備制造業的地位與水平。
預計達到的目標:
(1)把重點實驗室建成國內一流的機械裝備制造及控制技術領域研究基地
(2)把重點實驗室建成高水平專業技術人才的培養基地
(3)把重點實驗室建成國內外學術交流與合作和產學研合作的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