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訓典出《禮記·中庸》:“知、仁、勇三者,天下之達德也。”朱熹注云:“謂之達德者,天下古今所同得之理也。”即言“知、仁、勇”是通行于天下古今的美德,在歷史上也叫“三達德”。
“知”同“智”,指人的知識力和判斷力,也就是聰明才智。《論語·子罕》:“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其意為有知識力的人,可以明辨是非,明辨善惡,明辨真偽,明辨正邪,因而心如明鏡,不會被紛亂的世象所迷惑。有仁愛之心的仁人,大公無私,從不患得患失,心胸坦蕩,因而沒有憂愁,而常處于愉悅的精神狀態,一如《論語·述而》所說:“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戚戚。”但“仁者不憂”并不是說他們沒有“憂患意識”,而是“不以物喜,不為已悲”,只“心憂天下”,“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范仲淹《岳陽樓記》)。有勇氣的人無所畏懼,具有勇往直前的精神。
孔子“知、仁、勇”并稱,具有其內在的邏輯聯系。“知、仁、勇”三達德,實以“仁”為統攝,為核心,三者互為補充,相輔相成。“智”需以“仁”來規范,有智無仁,有才無德,則可能危害社會,而且屬“智力型犯罪”,故必須兼具“仁”、“勇”。但“仁”又應當以“智”為輔佐,才能有恰當的發揮。“仁”而不“智”,則可能陷于“婦人之仁”,如宋襄公或“農夫與蛇”。勇,勇氣。孔子說:“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論語·憲問》)也就是說,仁者心底無私,胸懷天下,因而必定是一身正氣,無所畏懼;但有勇者則未必都具有仁心。所以孔子又說:“君子有勇而無義為亂,小人有勇而無義為盜。”(《論語·陽貨》)勇而不仁則有可能成為為亂為盜的暴徒,因而“勇”也必須置于“仁”的統攝之下。“智”與“勇”也同樣不可分離。勇而不智即為匹夫之勇,為莽夫也;智而不勇,則畏首畏尾,無所用于天下。
“近”指親近、靠近、接近,可引申為“追求”,如古語中之“近名”。“近知、近仁、近勇”可看成是一個進德修業,不斷追求的過程。這個過程從遵守校訓,立定志向開始,當用人的整個一生去實踐達成。
“三達德”具有永恒的價值,與時常新,不僅在古代,即便在當今,同樣是人們應當具備的美德。對城市學院的師生來說,只有具備智慧(相對完善的知識結構和行為力、判斷力)、美德(健全的人格)以及勇氣(敢于闖蕩,敢于搏擊,敢于創造的精神),才能真正服務于城市化進程并獲得人生的成功。
“三達德”與核心理念(辦學思想)之“三元育人模式”互相兼容,成一有機系統,是“三元育人模式”必然的邏輯延伸,并賦予它哲學根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