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高效清潔利用實驗室依托于長沙理工大學,成立于1997年,于2008年批準為湖南省普通高等學校重點實驗室。
實驗室現有專業技術人員32名,其中教授12人,獲博士學位19人,湖南省新世紀121人才工程人選4人、省部級學科學術帶頭人培養對象5人,湖南省優秀青年骨干教師10人。實驗室建筑面積3000余平方米,現有大型汽輪發電機組模擬轉子試驗臺、臥式煤粉燃燒實驗臺。CSS-3900型電子蠕變疲勞機、PCI-2多通道全數字式聲發射檢測系統、煙道氣體分析儀等十萬元以上的大型實驗臺及儀器設備35臺,設備總值1700余萬元。
多年來,我們堅持以學科建設為龍頭,以平臺建設為依托,以科技項目為紐帶,以凝聚優秀創新人才為主體,不斷加強實驗室基礎建設和產學研合作工作,提升科技創新和服務地方社會經濟的能力,全面提升實驗室綜合實力和核心競爭力。緊密圍繞我國能源利用中出現的技術難點問題,開展相關理論研究和技術開發,取得了可喜的成績,為我國的能源科技產業,特別是電力能源的科教發展和湖南兩型社會的建設做出了貢獻。目前,團隊成員已在國內外權威及核心期刊上公開發表論文200多篇,其中被三大索引收錄論文50多篇;出版專著10部;省級鑒定成果8項,其中有3項成果被鑒定為國際先進水平;獲國家授權發明專利與實用新型專利11項;獲省市級科技進步成果獎共計17項,其中,省級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二等獎1項,三等獎2項;獲得省部級及其他各級部門科研項目50多項。其中國家自科基金項目5項,省自科基金項目10項,國家火炬計劃項目1項。科研成果已有相當一部分被能源生產部門采用,并取得了良好的社會與經濟效益。如基于實時可調衛燃帶的低質燃煤鍋爐準恒溫燃燒理論與成套技術、城市污泥與燃煤鍋爐的低NOx燃燒理論及技術、大型火電機組狀態監測與故障診斷的理論與技術、復雜機電系統的狀態綜合評價與故障定位技術、基于互聯網的遠程故障診斷技術、汽油機和柴油機故障建模與動態仿真技術、能源轉換過程關鍵設備與關鍵部件全壽命周期的故障與壽命損耗控制模型以及設備剩余壽命的預測技術、能量利用過程中的能流分析與能源利用、轉換與控制設備的優化設計、新型高效節能泵與閥門產品的設計與開發等。上述成果已廣泛應用于工程實際及企業生產。
實驗室結合我國能源戰略與國民經濟建設需求,在能源與環境領域開展研究,經過長期的積累與凝練,已形成了三個穩定的研究方向:
● 研究方向一:燃燒理論與化石燃料的高效低污染燃燒技術
該方向主要研究煤、石油、天然氣等化石燃料的物理化學特性及其在各種條件下的燃燒反應動力學;致力于解決當前各種鍋爐燃燒設備對煤質特性及負荷頻繁變化時的適應性問題,燃燒優化與控制的相關理論與技術問題;低質煤的新型高效低污染燃燒技術的研究與開發;燃燒過程中的污染物生成機理與污染物(NOx、SOx、CO2、可吸入固體顆粒物及重金屬等)抑制減排技術研究。
● 研究方向二:能源轉換設備的故障診斷及壽命評估的理論與技術
該方向主要研究能源轉換中的關鍵設備及系統的頻發性故障的機理、傳遞規律、故障與征兆之間的映射關系、壽命損耗機理,建立能源轉換過程中關鍵設備及系統的故障診斷模型、壽命損耗計算和剩余壽命預報模型;研究開發能源轉換與利用設備及系統高安全性、高可靠性技術,構造智能狀態監測、故障診斷和壽命預測系統。
● 研究方向三:強化傳熱理論與節能新技術
該方向主要研究工業過程中各種能源轉換與利用設備中的傳熱規律與傳熱強化機理;高性能換熱及節能技術產品的研究與開發;開展換熱器優化設計、節能產品研發、特殊換熱與蓄冷蓄熱工程中的傳熱傳質技術研究等;建筑物中的暖通空調節能、人工環境的熱舒適性以及太陽能空調技術開發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