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載教學內容的主體是教學素材,驅動學生探究、釋疑、生成的動力是體現素材意圖的問題情境。精選和用好教學素材,創設有效教學情境,是組織教學過程、啟迪學生思維、開發學生潛能、引領學生突破學習障礙、形成認知、發展能力的重要保障。
一、注重素材功能,發揮教材作用
教材文本是教學的主體素材資源,是組織教學的主要依據和載體,其素材內涵豐富、學科思想貫穿始終、時代性強,是教學活動中師生共同探究的過程載體。
導語為教學創設探究背景,搭建了“知”與“求”的鏈接平臺,是問題探討、新課學習的引擎。旁注、提示、小結等是對重點內容的提煉和概括,對難點內容給予了核心剖析與提示,意在引領學生理清脈絡,強化核心知識。插圖既是對文字素材的延展和輔助,更是強化理解、深化認知、促進生成形象、感知素材。練習題、習題、思考題等素材,為引領學生探究釋疑、拓展知識、生成能力提供了路徑。教材承載的任務,決定了它在教學中的主體素材地位和教學活動的主導載體角色。
只有在教學準備過程中,細讀素材文本,揣摩和體悟素材的背景、目標、方法所承載的理念和內涵,才能真正讀懂教材、理解設計理念。只有讀懂教材,深入素材情境,才能有效把握和用好教材。
二、立足 “發展”理念,深入教材情境
研讀素材需要教師站在課程、教學和學生發展的高度,立足于“發展性學習觀、整體課程觀、換位思考觀”,認真閱讀,深入思考,體悟情境。
一是以發展性學習觀閱讀教材。教師要克服輕車熟路思想,應重視教材的研讀過程,以學習者的視角和狀態深入研讀教材。克服經驗主義,清除思維定勢,避免用固有的理解、過時的經驗、缺乏時代意識的思維組織教學。在發展中成長的學生具有較強的時代感和發展意識,不論教師的經驗多么豐富,面對不同發展階段的學生,都需要在總結經驗、反思教訓、分析學情的基礎上,重新研讀教材,深入素材情境,體味教材設計意圖,預設發展性的教學意境。
二是以整體課程觀閱讀教材。課程的整體目標是面向全體學生,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基。課程的內容體現時代性、基礎性和選擇性,力求為不同興趣和意向、不同發展方向、不同專業學習的學生提供適合他們需求的學習基礎。教師要從課程整體目標著眼,在全面領會課程理念、深刻理解《普通高中課程方案》的指導思想的基礎上,從學科課程整體結構、主體目標、學科思想、內容體系等,多角度、多層面研讀和思考。理清模塊、單元內容在整個課程系統中地位、作用以及模塊之間、單元間的聯系。使之能準確把握和處理課程的整體與局部的關系,著力于整體發展目標,抓準核心,抓住主線,合理篩選和整合素材資源,科學預設教學流程。
三是以換位思考觀研讀教材。研讀教材還要站在教學活動組織者和引領者、課程標準研制者和教材設計者,以及學習者、探究者的不同角度,用不同的視角去閱讀素材,體會和感悟意圖,形成立體感知。從內容、目標、背景等不同層面去審視、推敲和思考各素材元素之間的聯系及承載的任務,力求還原教材編寫的本意。理解內容概括及描述的方式方法,素材的組織結構及層次關系。明白導語、問題、插圖、旁注、例題、習題、留白等設計理念、意圖和在教學中的角色及作用。只有以這種換位思考的觀念去研讀教材,才能從引領者的視角讀懂教材內容,讀懂教材呈現方式,讀懂素材中各元素構設理念和意圖;才能深入教材之中,領會素材承載的情境本意;才能有效運用素材情境驅動知識生成與能力發展的過程,實現素材自身價值的最大化。
三、整合素材資源,創設引領情境
教材是教學的主要素材資源,但不是素材的全部。教學素材的組織,應以教材資源為基礎,在深入分析模塊、單元所承載的學科思想和教學目標、全面掌握學情的基礎上,廣泛整合網絡資源、社會生活資源、校本資源、備課組成員的經驗和智慧資源,構建突出學科思想,體現教學目標,嚴謹、豐富、生動、鮮活的具有發展性的素材資源系統。為引領學生實現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提供豐富、自然、現實的生態學習情境。
有效教學情境的創設,應將著力點放在如何創造性地使用和發揮素材資源的潛能,創設問題驅動和思維聯動的有效情境,以此推動學生的探究和生成。在教學過程中,要關注每一個學生對素材中問題的思考和領悟狀態,對不同層次、不同需求、不同理解及發展狀況的學生適時點撥、啟示、解惑,使每一個學習者的思維都能在不斷碰撞的過程中遞進發展。讓學生在閱讀、思考、討論和釋疑過程中消除困惑、掌握知識、領悟方法、體驗樂趣、感受成功的快樂、增強主動進取精神和持續學習的內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