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學科之間的融合
1音樂引進到美術欣賞課的教學
我們知道音樂和美術被稱為“姊妹藝術”,而且它們之間的確也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把音樂引進到美術欣賞課的教學,不僅活躍了教學氣氛,而且有助于學生對美術作品的理解,尤其是對一些抽象作品的理解。比如,在欣賞荷蘭畫家蒙德里安的作品《百老匯街的爵士樂》時,一邊放爵士樂,一邊讓學生去找尋畫與音樂之間的聯系,并把感受表達出來。在音樂影響下,同學們面對畫面,很容易感受到畫中那錯綜復雜的直線和閃爍不定的小色塊形象地表達出爵士樂所特有的節奏感。這樣,抽象的繪畫語言變成了詮釋音樂的形象的視覺符號了。據測試,絕大多數學生都喜愛時下流行的英文歌曲,認為中國民歌“太土氣”,以至于不愿接受,甚至在心理上產生排斥情緒。進而引出問題讓同學們思考:我們今天要欣賞的中國民間美術是否也遭到同樣的厄運?為什么一些原本有著優秀傳統和濃郁的地方特色的民族、民間藝術,逐漸被所謂的現代人淡忘?但為什么它們經過漫長的歷史長河的沖洗,卻依然能完好的保存下來呢?難道是“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嗎?通過以上一系列問題的提出,讓學生思考,從而產生一種欲擒故縱的心理引導,消除他們的排斥情緒,激發起學生的學習興趣,為下一步的教學活動的開展鋪平了道路。
音樂對人的情感能起到很好的渲染作用。而美術欣賞離不開情緒的調動,沒有充滿感情色彩的欣賞過程,必然得不到情感的體驗,認知的效果也將大打折扣。在講解美術形象的本質特征這一問題時,為了避免陷入枯燥的理論闡述與抽象的概念教學,我以羅中立的油畫《父親》這一成功地塑造了藝術形象的典范之作為例來進行欣賞和分析。首先,我讓同學們討論,應該給這幅畫取一個什么畫名,才能使這一形象更具藝術感染力。經過思考,大部分同學們都給這幅畫取了畫名(多數都取名為《老農》),但不知是否確切,很想知道原畫的名稱,因而產生了心理上的期待。這時,我并不直接把答案告訴他們,而是讓他們進一步欣賞。接下來我采用多媒體的手段,以琵琶演奏的民歌《父老鄉親》為背景音樂,在飽含深情的樂曲聲中,加上解說詞,渲染氣氛。
因為這位老農的形象已經遠遠超過了生活原型,他所代表的是中華民族千千萬萬的農民,正是他們辛勤的勞動,才養育了世世代代的中華兒女,他是我們精神上的父親。此畫問世后即引起了強烈反響,尤其是在我們整個民族經歷了十年浩劫這個重大災難之后,他所激起的不只是觀者對老農個人身世的懸想,更是對整個中華民族這個農業大國命運的深深思索。在欣賞過程中,由于音樂和畫面同時出現,聽覺和視覺的共同沖擊,同學們的感受更加直觀,情感得到了升華。解說詞引導學生從畫中的老農形象想到中國的農民階層,由農民再想到養育中華兒女的“父親”,進而想到祖國這一農業大國的命運。在這一情感的體驗過程中,同學們深切的體會到為什么這幅畫要取名為《父親》才更有藝術感染力。從而也更好地認識到,創造美術形象就是要創造出“通過具體生動的個性,來表現事物的共性與普遍真理的形象,也就是創造藝術典型”。這樣,同學們加深了對美術形象的認識和理解,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2、創新思維的應用
《新美術課程標準》中指出:“現代社會需要充分發揮每個人的主體性和創造性,因此,美術課程應特別重視對學生個性與創新精神的培養,貼近學生生活開放學生美術活動的空間,拓寬學生的思維領域,使學生思維的流暢性,靈活性和獨創性得到發展,讓學生真正領會美源于生活,并學會在生活中發現美、創造美。”
在欣賞課教學中,教師要積極創設生動和諧的氛圍,鼓勵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發揮創新的潛能,做到敢想、敢說、敢做、敢畫,教師要充分發揮教學激勵的功能,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并重視實踐能力的培養,使學生具有將創新觀念轉化為具體成果的能力。
欣賞教學與工藝、繪畫的教學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作用的。學生如果有了工藝、繪畫的實踐,就能更好的理解和認識藝術品。沒有教師心靈的參與,美術欣賞課堂就會像沒有雨水的春日,燥寒而缺少滋潤;沒有教育實踐的參與,教育研究就會像行將干涸的一潭秋水,沉悶而無活力。把美術欣賞教育的藝術與生命藝術合二為一,將是我們21世紀每個美術教師的畢生追求!
3、歷史知識的應用
對歷史知識的了解可以讓學生更深刻地欣賞美術名作;比如講述《中國書法》一課時,讓學生首先自己了解一下文字的起源,這是典型的歷史課的內容,也考驗了學生歷史知識的掌握情況,學生們很感興趣,從甲骨文一直到現在的行草書,了解書法藝術的發展是伴隨這人類文明的進程的重要過程,同時在鑒賞繪畫作品時,對畫作歷史時期的了解,也是非常必要的,如《清明上河圖》他的作者,年代,以及當時的人文環境、政治背景,經濟生活的情況,在畫作中都有所體現,學生們在鑒賞的同時,也對該繪畫的歷史背景有了深入的了解,可謂相得益彰,教學效果非常明顯。
4 借助語言文字的描述可以激發學生豐富的想象能力
在教學中可以巧妙利用美術與語文學科聯系:注重文化內涵的滲透。如在《咫尺千里--中國古代山水畫》這一欣賞課中,欣賞中國古代山水畫時,主要是引導學生理解中國古代山水畫獨特的藝術傳統,其中,最主要的和難度最大的是讓學生去領略中國古代山水畫中情景交融的意境。而不同時期的山水畫的面貌和意境都各不相同,其中,面貌的不同之處比較容易感受,而意境的不同,相對來說是難以理解和體會的,尤其是對于這些自我意識和現代意識較強的學生來說,它們之間更是有一條難以跨越的鴻溝。為此,我在教學中設計了這樣的教學模式,即從體會古詩的意境入手,去體會中國古代山水畫的意境。因為對于我校學生來說,在語文課中已學過大量的古詩,所以對古詩的意境的理解就比理解山水畫的意境容易得多了。而且中國古代的山水畫與古詩之間的確有著密切的聯系,正所謂“詩中有畫、畫中有詩”。
例如,陶淵明的詩句“暖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巔”以及“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的意境,就與北宋山水畫的意境有很多相同之處,主要是作者都以客觀地描寫自然景色為主。詩人和畫家對自然風光的熱愛之情沒有直接表露出來,而是隱藏在所描寫的景色之中,所以稱為“無我之境”。而南宋山水畫是極力追求詩的意境,畫家們為了使畫面景色更加耐人尋味、更能激發觀者的想象力,把與追求意境無關的、可有可無的景色一律刪去,常常運用“計白當黑”的藝術手法,所以才會出現畫面簡潔、構圖偏小,但意境深遠的“馬(遠)夏(圭)山水”,如馬遠的《寒江獨釣圖》的意境,就與唐代詩人柳宗元詩《江雪》中的“獨釣寒江雪”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而對元代山水畫的理解,可以倪瓚的《六君子圖》為例來分析,初看上去這幅畫沒有什么特別的地方,只是畫面景色顯得氣象蕭疏,近乎荒涼。但有了黃公望的題詩,其中的意境便可見一斑,詩曰:“遠望云山隔秋水,近看古木擁坡陀,居然相對六君子,正直特立無偏頗。”前兩句詩是寫畫中的景象,后兩句顯然是借景抒情,表達了元代漢族知識分子對統治者實行民族歧視政策的不滿之情。加上元代山水畫的用筆,普遍帶有個性特征,所以,把這一時期的山水畫理解為“有我之境”,即畫家的情感和藝術個性在畫中鮮明地體現出來了。通過以上詩與畫之間的對比與聯系,同學們的學習興趣提高了,并且收到了良好的學習效果。還可以加強學科之間的聯系和擴大他們的知識面。
小 結 通過以上的課堂教學實踐,我認識到:美術欣賞沒有固定的方法不應該成為困惑我們的問題,而應在教學實踐中,運用辨證的思維和事物普遍聯系的規律,去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這樣,問題也就會迎刃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