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如何導入是教學環節的關鍵一步。巧妙的導入,如同橋梁,聯系著舊課與新課;如同序幕,預示著后面的高潮和結局;如同路標,引導著學生的思維方向。但一堂課如何開頭,并沒有什么固定的模式。作為教育部“十五”規劃重點課題“加強縣級培訓基地建設,構建教師進修學校集中培訓、基層學校校本培訓、遠程教育三位一體的新課程師資培訓模式的研究與實驗”專家指導組主要成員,深入我市38所中小學校進行調研,現將所見進行歸納整理供大家參考。
一、開門見山導入法
這是最常見的傳統的導入法。有位老師在教學第七冊中的《熱愛家鄉》一課時,是這樣導入的,“同學們,我們應該怎樣熱愛自己的家鄉呢?今天我們……”這樣的導入語直奔主題,但對于活潑好動的學生來說,學習的積極性大大減弱,課堂氣氛一開始就沒有調動起來,不利于下一環節的教學。
二、音樂歌曲導入法
有位老師在講《助人為樂》時,上課伊始,播放韋唯唱的歌曲《愛的奉獻》,并請同學生們一起唱。此時的學生情緒被感染,在不知不覺中進入了課堂。
三、猜謎語導入法
有位教師在教小學《要珍惜時間》時,是這樣導入的。你們喜歡猜謎語嗎?下面請同學們猜條謎語。出示課件:有樣東西真奇妙,看不到、摸不著,買不到、留不住。
這樣的導入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不論是猜對的還是猜錯的學生熱情都非常高漲,大大活躍了課堂氣氛。
四、游戲導入法
有位老師在教學思品第一冊第五課《聽講要專心》時,便采用了游戲導入課題的方法。剛一上課,老師便提出做游戲的建議。游戲的名字叫《品嘗》。老師借鑒了著名的實驗,要求學生認真聽、看,看誰學得最像。老師首先拿出三只瓶子。一只裝滿汽油,一只裝滿蓖麻油,一只裝滿醋。老師說道:"現在請仔細觀察。"然后他給一個杯子倒入一點汽油、一點蓖麻油和一點醋。學生們靜靜地看著他時,他把三種液體混合在一起。隨后他豎起一個手指給學生看。接著他把手指放進杯子蘸了一下。幾秒鐘后,他把手指拿出來。現在大家看著,"他說,"記住",你們要照我做的去做。他把一個手指放進嘴里,嘗了嘗,微笑著,顯得很高興的樣子。然后他把杯子遞給學生,在全班傳遞。每個學生把一個手指伸進混合液蘸了蘸,然后放進嘴里吸了一下。他們沒有笑,而是每個人都做了個鬼臉.。這混合液的味道太難吃了。當這個杯子最后傳回到老師手里時,他很不高興地說道:"很遺憾,你們中誰都觀察得不夠仔細。不錯,我是吮吸了一個手指,但是我放進嘴里的那個手指并不是我伸進杯子里的那個。”
這樣就自然地揭示了課題《聽講要專心》。這樣導入使學生們興趣十足,也起到了組織教學的作用。
五、歷史典故導入法
有位老師在講“主觀符合客觀”這一框題時,根據“主觀必須符合客觀”,講述一個“畫家畫牛”的典故以引起學生的興趣,說的是古時候有一位畫家畫了一幅兩牛相斗圖,拿給一些官員看,都稱贊不已,可是當地把此畫給一位農民看時,這位農民卻大笑不止,他說兩牛相斗,為了用力擊倒對方,它的尾巴永遠是夾著的,絕不會高高翹起來。畫家聽了之后不敢出聲。那么畫家為什么會鬧這樣一個笑話呢?很自然地引入了新課
。
六、情景導入
有人在教學《團結果》時,教師出示了一把筷子,先請一位同學上臺折一根筷子,再請一位同學上臺折一把筷子,看出現什么后果?同學們興致頗濃,一根筷子很容易就被折斷了,但無論另一位同學怎樣使勁,甚至臺下同學幫忙,那一把筷子仍完好無損,隨即教師可讓學生討論:為什么一根筷子很容易被折斷,而一把筷子卻不易折斷?學生很容易明白其中的道理。于是,教師可順藤摸瓜,請同學自行創意上臺來表演一個類似的活動或小品,反映團結力量大的事例,學生踴躍舉手。現實生活中一些活生生的例子被他們搬上了舞臺一一表現,在這個過程中,學生親身經歷,自然地將道德認識轉化為道德行為。由此可見,舞臺藝術在思品課導行環節中有著不可或缺的地位。
總之,課堂教學中導入的方法很多,還有如問題導入,名人名言導入,溫故知新導入,漫畫導入,詩歌導入、電影導入,錄音、錄像導入等等。但是設計運用導入法時還應注意以下問題:
教師設計導入的根據是教學內容。如果導入與內容脫節,不管導入多么別致、精彩都不可能產生好的教學效果
2、遷移性
在導入的時候,教師要注意保護、保存、合理利用學生們在這個過程中生發的學習興趣與能量,因勢利導,及時遷移,形成學習效益,為課堂教學服務。
3、適應性
導入的設計與選擇要切合學生的年齡特點,讓學生喜聞樂見。教師在教學中,應該組織學生開展他們特別喜歡的游戲等活動,才能提高他們的參與興趣。把學生喜愛的游戲活動運用到教學中,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4、啟發性
導入對學生接受新內容具有啟發性,能激發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強烈愿望,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促進他們更好地理解新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