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傳統的教學方式和教學觀念越來越束縛著教育本身的發展。在新課程改革進一步深入的今天,我們的教學方式也應隨之而發生轉變。
一、轉變觀念,探索開放性教學模式
首先,高起點、高要求地抓好高中各年級的政治課教學,根據《課程標準》要求,制訂教學雙向細目表,以知識為目、能力為綱,注重基礎知識、基本能力、基本方法訓練,注重學科內部的綜合,初步達到知識間的融會貫通、靈活應用;其次,開設“新聞聯播”、專題講座、選修課、閱覽課等,拓寬學生的知識面,了解更多的相關學科知識以及政治學科與其他學科的滲透點、叉點、結合點;再次,與學校政教處、團委配合,以學校德育基地為主陣地,組織學生開展社會實踐、社區服務、青年志愿者及專題性研究等活動,撰寫政治小論文、調查報告等,以此豐富學生的社會知識,激發他們的創造潛能,增強他們的社會責任心,提高其實踐能力。另外,教師應為學生提供思維“開竅”的機遇,教師提出的問題,追求的目標是讓學生多方面、多角度地盡可能多、盡可能新地去思考,去探索。
二、因材施教,根據課型選擇教法
教師在講授新課過程中, 可以運用“一節三評”的教學方法,即每節課由起始的近期時事評述、課中對教材所舉事例的評述和課尾的典型例題和熱點問題評述組成。每次評述,都要求學生運用所學基本觀點、聯系實際材料進行評述,這就培養了,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又加深了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對學生在思想認識上帶傾向性熱點問題的評述,同學的不同觀點可展開討論或辯論。例如。對資本主義民主與社會主義民主的優劣,人民代表大會制與西方議會制、三權分立制的優劣,西方的兩黨制、多黨制與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的優劣等問題的評述中,同學們可各抒己見、敞開思想進行討論。教師要在精心準備的基礎上進行點撥,引導學生運用歷史的、辯證的、階級的觀點和方法分析和解釋有關的政治現象、經濟現象,認識事物的本質。這種做法,僅有助于提高學生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和觀點判斷政治是非、理論是非的能力,而且有助于提高學生語言表述能力,也有助于提高學生覺悟,堅定社會主義信念。
三、溫故知新,強化分析概括能力
在復習課中,通常可以采用“縱橫交錯法”、“分析比較法”和“知識系列法”,著重使學生把知識點連成知識線,形成知識面,結成知識網.從而融會貫通。所謂“縱橫交錯法”.是指在每課書或全書講完后,讓學生從縱向和橫向兩方面綜合、歸納知識之問的聯系。例如以政治與經濟之間的關系為主線,使學生理解“政治常識”各課之的縱向聯系;以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斗爭為主線.使學生理解“哲學常識”各課之間的內在聯系。所謂“分析比較法”就是“比較政治制度、經濟制度等事物的異同”。例如,資本主義國家和社會主義國家階級關系、國家性質、國家職能、國家管理形式、民主的比較。所謂“知識系列法”是對一些重要的基本概念、基本觀點以及黨的基本路線和重大方針政策進行多層次、全方位的理解。對“一周兩制”這一重要的基本國策,要從其提出、實施、依據、含義、基本內容、理論意義、實踐意義以及港、澳和臺灣問題在性質上的區別等諸方面加深理解。
四、巧妙設疑,情境導入
哲學家波普爾認為:“正是問題激發我們去學習,去發展知識,去觀察,去實踐”。教學過程是一個設疑、質疑、解疑的過程。教師在課前要認真研究教材,精心準備。
1、創設氛圍,情境導人
新課程標準,強調情境認知。教學情境的設置可以激發學生內心的情感體驗,引起共鳴,啟發學生思考,感悟知識,升華情感。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教材內容和學生的認知狀態,設計一些有啟發性的小問題或學生關心的社會熱點問題進行導人,如運用學生周圍的典型事例,給學生以真實的感覺,給學生一種實在的問題情境。
2、細化問題,引導質疑
政治教材理論性強,知識抽象、難懂,教學中,教師可以將難點分解為彼此聯系、逐層深人的小問題,引領學生一層一層的抽絲剝繭,積極思維,以問促問,激勵學生質疑,提問。
3、探究問題,創新思維
讓學生在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去探索、去質疑、去創新,去獲取新的知識和能力。問題探究中,教師要盡可能地讓全體學生都參與進來,鼓勵學生之間開展持之有據,言之有理的爭論,還要善于捕捉學生創造的火花,及時鼓勵,及時引導,并使學生將這種良好的學風延伸到課外。
五、構建平臺,自“說”政治
為改變學生機械“背”政治的僵化模式,真正把政治課引到素質教育的軌道上來,我嘗試著把“說”引進課堂,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嘴上”功夫,提高學生心理素質。
1、解釋概念,加深理解
概念所揭示的是事物本質屬性,內涵抽象、深刻,而表述方式精確,簡短。講好概念是政治課教學的起碼要求,也是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在教學中,以“說”促“記”,讓學生先談自己對概念的理解,而后我再分層剖析概念的豐富內涵,最后再讓學生復述。這樣,學生識記概念就顯得輕松,而且記得牢。
2、分析事例,學會應用
新課標強調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能力的提高。教學中,可以引用社會熱點或學生身邊的事例讓學生結合所學的馬克思主義的基本觀點和基本原理進行評析,以鞏固知識,提高學生準確捕捉信息、知識遷移和語言表達能力。
3、講析新聞,關注社會
“今日的學生,就是將來的公民。”思想政治作為一門時代性、綜合性很強的學科,需要關注社會,走進社會。我利用每周政治課前的二分鐘預備時間,讓同學上講臺講析上周發生的國內、外重大時事政治。通過這一活動開闊學生的視野,使之養成聽、看新聞節目和報紙的習慣;并培養他們動手、動腦、動口能力。
4、抒發感受,情感升華
使課堂教學充滿生命氣息,使教學過程成為學生的一種生命體驗和感悟,這是新課程教學的最高境界。教學中,教師可以結合所學內容或典型材料讓學生來談感受,不僅可以使學生在溝通思想,交流情感的過程中相互了解,相互促進,共同提高,而且便于我們了解學生的思想脈絡,因勢利導,幫助他們提高辨識力、免疫力。
六、結語
總之,新課程不但要使學生明白重要的思想政治觀點,更要將其轉化為學生自身的思想信念,完成感人、化人、育人的任務。在達到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的同時,樹立正確的思想政治觀點。這要求我們在具體教學中不斷地去探索、去體會,與教材、學生、教學方法等相結合,多與同行交流、學習,從中去發現樂趣,從而為學生們傳道授業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