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規》原名《訓蒙文》,原作者李毓秀(公元1662年至1722年)是清朝康熙年間的秀才。以《論語》中《學而篇》“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余力,則以學文”為中心,分為五個部分,具體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與學習上應該恪守的守則規范。后來清朝賈存仁修訂改編《訓蒙文》,并改名《弟子規》,是啟蒙養正,教育子弟敦倫盡份、防邪存誠,養成忠厚家風的最佳讀物。
“弟子”所指的就是學生,也就是父母的子弟;再廣泛來講,弟子可以說是每一個人。為什么?我們說“活到老,學到老”,人,可以說一輩子都在學習。既然都在學習,理所當然就是學生。無論老少,大家都應該來學學看什么叫《弟子規》。“規”是什么意思?就是規范、道理,做人應盡的道理,做人應盡的規范。《弟子規》是依據至圣先師孔子的教誨編成的。他告訴我們應做到以下幾點:首先,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孝敬父母,友愛兄弟姐妹;其次,一切言行中要謹慎,要講信用;最后,和大眾交往時要平等仁和,要時常親近有仁德的人,向他學習。以上這些事是學習的根本,非做不可。如果做了還有余暇,更應努力的學習禮、樂、射、御、書、術等六藝,各種經典,以及其他有益的學問。
《弟子規》倡導的是中華傳統美德,弘揚的是我華夏文明。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好好看一看,特別是學生。為什么呢?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社會面貌起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經濟建設突飛猛進,工業、農業、文化、教育、國防、外交……無不成果輝煌。然而,美中有不足,教育方面,“應試教育”日漸走向極端。在家長們心里似乎只有高考一條路。于是把全國千千萬萬孩子趕上了獨木橋。不考大學,考不上大學,都似乎見不得人,好像低人一等,家長抬不起頭,孩子更是。所謂好學生,一般人看主要是成績好、分數高,可是其中自私者多了。比如在公交車上能讓座位給老弱病殘、婦女兒童的學生有幾人?難得一見!有,也是沙里尋金啊。送子上大學的路上,常常是老父親肩挑手提著行李,而自已高高大大的兒或女,卻光著手坦然的、心安理得的在前面邁八字步。有的學生進出家門,連爸媽都不叫的不在少數。至于壞學生,普遍厭學、迷戀網吧、打架斗毆。眼前,不少學生及家長憂心忡忡,惶惶不安。未來,這些人可能會危害社會,乃至降低民族素質……的確可怕之極啊!這些學生道德的缺失和思想的畸形不能不引起我們家長、老師,乃至社會各界的重視了。而《弟子規》所講的道理,正是圣人的訓誨,從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親仁及余力學文著手,在日常生活中的倫常做起,經家庭擴及到學校、社會,最能孕育出正人君子的品行。所以這本書應該認真的反復讀誦,深入內心,當成個人反省的鏡子、行為的指針。
下面我就具體講講《弟子規》:
首先,說一下“孝”。 我們看看這個“孝”字,從它的造字由來看,是一個“老”字,再加一個兒子的“子”,也就是指兒子背負父母,背負年紀大的父母。這就告訴我們要照顧父母,孝順父母。侍奉父母要用心體貼,二十四孝的黃香(香九齡),為了讓父親安心睡眠,夏天睡前會幫父親把床鋪扇涼,冬天寒冷時會為父親溫暖被窩,實在值得我們學習。孝悌是中國文化的基礎,古人云:“百善孝為先”。一個人能夠孝順,他就有一顆善良 仁慈的心,有了這份仁心,就可以利益許許多多的人。人生在世父母與我們最親,給我們的恩情也最重,努力學習侍奉父母的禮節,把孝道當成一項大事業,用心經營,才能立足于天地之間。父慈子孝,不一定讓我們的家富裕有錢,不一定有花園別墅可以住,但是,孝行卻可以建立天然和諧的秩序,讓我們活在安和樂逸的環境中。家,如果是一個人的堡壘,孝,就是堡壘下的基石。多一份孝心,家就多一份保障,讓我們用孝行把家建得固若金湯堡壘。
其次,說一下“弟”。“弟”,悌的意思,此地的“弟”應該讀成“悌”,在古字它們是相通的,“弟”即我們現在豎心旁的“悌”。我們看一個“心”,再一個弟弟的“弟”,我們就曉得,做哥哥的他心里有弟弟的存在。什么意思?就是做哥哥的他知道懂得來照顧他的弟弟,做弟弟的也要友愛他的哥哥,也要尊敬他的哥哥。所以悌的意思就是友愛。
“友”,古人的造字就是兩只手疊在一起。我們都曉得,兄弟姊妹都是從父母而出。在父母,視所有的兄弟姊妹都是一樣的,都是同氣所生,就好像一棵樹木一樣,同氣連枝。子女就像枝干一樣,父母就像樹,樹本身的樹干一樣。所以為人子女的,不但要孝順自己的父母長輩,而且在兄弟姊妹當中,還要彼此友愛,相互的照顧。我們想一想誰跟我們最親?在家庭里頭,父母之外,就是兄弟姊妹。兄弟姊妹不親,又親誰?
所以圣人告訴我們,人最基本的就是要先懂得要孝,要行孝,要行悌。如果家庭成員都沒有辦法和睦共處,那么社會怎么會安定?人與人相處怎么不會紛爭?所以懂得約束自己,懂得禮貌,懂得一切都有恭敬心,我們在立身處世方面,就可以得到和諧。人人都能如此,社會哪有不安定的這種情形!
接下來說一下“謹”和“信”。“謹”即我們行為上要謹慎,不可以放逸。“信”即言語上要言而有信。
圣人告訴我們,我們的生活、我們的態度、我們的行為、我們的言語,一切的造作都要謹慎、誠信。我們要懂得如何修身養性。修身并不是很困難的事情。所謂“修身”,就是修正自己的行為,修正自己不對的種種的言行舉止。簡單的講就是要有禮節,要知道制止自己不對的行為,要了解我們做任何一切事情都要合乎禮。什么叫合乎禮?就是你內心當中,要心存有恭敬之心。
最后,說一下“泛愛眾”和“親仁”。“泛愛眾”,即多為大眾著想,共同營造一個相互關懷、相互體諒的溫馨社會。“親仁”即親近仁德之君。同樣都是人,類別卻不一定整齊,就一般說,跟著潮流走的俗人占了大部分,而有仁德的人卻顯得稀少。對于一位真正的仁者,大家自然敬畏他,仁者說話不會故意隱諱扭曲事實,臉色態度也不會故意向人諂媚求好。能夠親近仁者,向他學習就會得到無限的好處,自己的品德自然進步,過錯也跟著減少。如果不肯親近仁者,無形中就會產生許多害處,小人會乘虛而入,圍繞身旁,事情就會弄得一敗涂地。
有很多人他都誤以為在現在文明的社會,高科技、高物質享受的社會當中,傳統的文化已經不符合時代潮流。所以有很多古圣先賢所留下來的這些文化精髓,可以說是遭人所遺棄,很多人都不曉得這些寶藏它的可貴。尤其近一、兩百年來,中國遭受極大的動亂,許多的傳統文化道德都在這個蕩亂的時代當中,被破壞殆盡。尤其是道德,德教,在今天可以說是已經完全失去了。很多人也很感嘆,當今的社會不安寧,人在茫茫的人生當中,不知所為何來,可以說是茫然無知。我們再看世界的動態,我們也可以從最近這種局勢的發展,深深感受到世界的災難一天比一天的嚴重,許多有志之士也莫不為這樣的時代潮流在擔心著。我們也深信,如果再不好好挽救這個社會,這個世界恐怕岌岌可危了。所以在這種情形之下,如果每一個做家長的,他都有省悟之心,有那種憂患意識。懂得如何教育自己的子女從家里、從根本做起,造福社會,造福人類,世界的明天將會多好。更進一步,做家長的也學習《弟子規》,你就可以以身作則做很好的表范,讓子女來效法,這樣可以說是相得益彰。所以,人一生最重要的是要懂得如何做人;不會做人,這一生也休想有很好的成就。綜上所述,學習《弟子規》勢在必行。
學習《弟子規》必須將理論與行動結合起來。對于孝、弟、謹、信、泛愛眾、親仁這些應該努力實行的本份,卻不肯力行,只在學問上研究探索,這樣最容易養成虛幻浮華的習性,怎能成為一個真正有用的人呢?相對的,如果只重力行,對于學問卻不肯研究,就容易執著自己的看法,而無法契合真理,這也不是我們所應有的態度。今日普遍流行詆毀圣賢的風氣,懷疑古人,藐視倫常大道。尤其是基本的孝道,近幾年來,更被視為呆板落伍,大家雖有心改革社會亂象,也動用大批的人力物力倡導,終因倫常觀念被大家忘失太久了,使得社會秩序無法整頓起來。孔子曾指出:“立志、自立、立仁的君子要廣博的研究各種學問,然后用禮節來約束言行,這樣一個具有知識和禮節的君子,他的言行就不至于太離譜了。”《弟子規》把禮的內容具體化,只要循著《弟子規》來實踐,兼學各種經典和生活知識,就能擁有高遠的智慧和實踐的勇氣,智勇雙全的人,必然不會偏離正道,創造一番屬于自己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