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教師的備課主要是備教材,備知識目標,課堂過多關注知識完成度。課前確定了一堂課達到的明確要求,要求全班同學人人都能達到,課堂上對所有學生用一把尺子進行度量,顯現的是部分學生推著老師向前跑,部分學生瞪著眼睛看老師跑,看著老師跑遠了就不關心了,久之厭學情緒就有了。教師苦于學生不聽,心情很不好,學生苦于聽不懂,心情更不好。聽了林格教授創建生命課堂階梯式教育的五個級別有所悟,有所感。
一個班級50多名學生,對數學課堂學習也一定是五個級別各個級別都有,要讓每個同學都有發展,讓每個同學每節課都有小成功,日積月累就有大成功。
我想課堂上應該對五個級別的同學有明確的不同的要求,讓人人都能完成任務。人人都可能通過努力,多完成一定的任務。
第一層次:跟著上課的學生還沒有產生對本學科學習的興趣。要求:抄寫概念,定理并標明關鍵詞;閱讀例題;寫出解題思路;在作業本上完成課后練習。
第二層次:懂記上課的學生對本學科的學習有興趣,要求:根據學案問題思考梳理知識點,畫框圖,研讀例題在教材上完成練習,在作業本上做課后習題。
第三層次:聯想上課的學生熱愛數學學習,要求:完成第二層的任務外能解決小組內成員的疑難代表小組進行班級交流。
第四層次:多得上課的學生酷愛數學,要求:完成第三層次的任務外一個單元學習結束后能命一份單元測試題供全班測試用。
第五層次:專論上課的學生癡迷數學學習,要求:完成第四層次的要求外,能對本班同學出現的學習疑惑進行專題輔導包括單元小結專題講座知識延伸等。
課堂上學生對自己適當定位,要求層次適當降低,教師用多把尺子,多方位看待學生,如果每個學生都能完成相應任務,都能的到教師同學的肯定,學習就可能是快樂的,學生就有可能向上一層次進步也就有可能有所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