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大學圖書館始建于1958年。1997年和2002年,原寧夏大學、寧夏工學院、銀川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含寧夏教育學院)、寧夏農學院先后合并組建新的寧夏大學,原四校圖書館也隨之合并為寧夏大學圖書館。
圖書館現由懷遠校區逸夫圖書館(一館)、文萃校區文萃圖書館(二館)和金鳳校區圖書館(三館)三部分組成,館舍面積總計3.6萬平方米。
近幾年來,圖書館的文獻建設呈現出了可喜的發展勢頭。截止2018年12月,全校共有紙質文獻194萬冊。其中,圖書館藏書148萬冊,各學院藏書46萬冊。圖書館藏有歷代古籍和再造善本古籍近5萬冊,其中《漢石例》、《香南精舍金石契》兩種善本先后入選《國家珍貴古籍名錄》,經國務院批準,獲得了文化部頒發的國家級珍貴古籍證書。目前圖書館正致力于古籍部的建設,積極推進館藏古籍的保護、整理和科學利用。在電子文獻資源建設方面,我館現有中國知網(CNKI)、萬方知識平臺、超星讀秀、超星百鏈云、超星中文發現系統、Elsevier SD、Springer-Link、SCI、EI、Dialog等92個數據庫;電子圖書218萬種;學術視頻1.7萬集。
在圖書管理和服務體系建設方面,我館于2008年引進了江蘇匯文圖書管理系統,2013年進行了更新升級,進一步完善了圖書采編和流通借閱工作。圖書館在各校區均建立了電子閱覽室,向讀者提供網絡、光盤等電子信息的檢索和咨詢服務。為加強用戶教育,圖書館還開設文獻檢索等課程,對新生進行培訓,不斷提高用戶的信息檢索與利用素養,切實做好讀者服務。
我館重視文獻資源共享、交流和學科服務工作。近些年來先后與上海交通大學圖書館、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國家圖書館等單位開展了文獻傳遞和館際互借等業務活動。2009年,我館通過CASHL(中國高校人文社會科學文獻中心)傳遞文獻數量位居西北五省(區)高校館第一、全國高校館第七。2010年和2012年我館被評為“全區圖書館公共服務先進集體”。2013年,我館組建了學科服務團隊,并在部分學院培養了一批高素質的信息專員,對重點學科、重大科研項目提供有針對性的專業服務。
我館作為教育部圖工委委員單位和寧夏高校圖工委秘書處所在單位,多次成功組織了有利于推動圖書館建設的學術會議或活動。2009年順利舉辦了第三屆教育部高校圖工委成立大會暨第一次工作會議, 2010年我館承辦了CASHL西北地區會議,2014年承辦了“第七屆圖書館管理與服務創新論壇”學術會議,2016年承辦了“中國高校圖書館發展論壇”學術會議。2012年我館建設的CALIS(中國高等教育文獻保障系統)寧夏回族自治區文獻信息服務中心,以優秀的成績正式獲得了國家中心的驗收評估。我們將以此為契機推動全區高校圖書館文獻資源共建共享工作蓬勃發展。
圖書館始終堅持“讀者第一、服務育人、服務學科、為學校儲藏能源與財富”的辦館理念,繼續加強館藏建設,優化館內服務,深入院系開展學科服務,積極打造研究型、服務型、開放式、數字化、人性化的現代圖書館,力求把寧夏大學圖書館建成寧夏最權威的學術文獻資料信息中心,建成師生樂意聚首其中探究學問的樂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