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省水產品加工及綜合利用重點開放實驗室成立于2005年,是在我校食品工程實驗室基礎上組建而成,現有水生生物資源利用室、食品加工工藝室,食品生物化學室、食品檢驗與分析室、食品擠壓技術室、食品微生物室、食品儀器室、食品冷藏工藝室、食品工程測試室、食品工程原理室、制冷裝置拆裝室、制冷技術原理室等23個功能實驗室,總面積達2243平方米,擁有雙螺桿擠壓機等大型加工儀器設備,實驗室儀器、設備總值達821萬元。
開放實驗室重點圍繞遼寧省海洋生物資源的合理化高效利用,以水產品加工及綜合利用的企事業單位對科技服務的需求為契機,使水產品加工及綜合利用重點開放實驗室成為遼寧省、乃至東北地區海洋生物資源合理化高效利用領域的研究、人才培養、交流、科技服務的平臺。
實驗室主要圍繞5個研究方向開展教學、研究及科技服務工作,5個研究方向分別為水生生物資源利用、水產品加工、水產品貯藏工程、食品營養與質量安全性評價和食品生物技術。近五年來,實驗室共承擔國家、部、省市等各級研究課題74項,其中國家級科研項目11項,省部級項目26項,大連市10項。包括國家“863”重大項目、國家科技成果轉化項目、國家科技支撐項目、國家“948”項目、國家科技攻關計劃、遼寧省自然基金、科技攻關等重點科研項目,項目總經費達1287.8萬元。
實驗室以現代生物化學和生物技術等方法,以海藻營養功能性成分為加工利用的依據,建立了新型的海帶綜合利用系統,使新型的海帶綜合利用系統達到零廢棄;研究開發了海帶系列即食產品,打開了制約海帶銷售市場的瓶頸。新型的海帶綜合利用系統及加工關鍵技術部分達到國際領先,部分達到國際先進。該領域的部分研究成果于2008年獲得遼寧省科技進步一等獎。實驗室率先將雙軸擠壓蒸煮技術用于低值動物性蛋白的組織化研究領域,以海洋大宗低值魚蛋白原料為研究素材,進行各類高附加值魚蛋白產品與技術的研究,在低值魚蛋白深加工領域有獨創,并于2006年獲遼寧省科學技術發明三等獎。實驗室具有很成熟的生物降解技術,特別是在水產品加工廢棄物綜合利用制備膠原蛋白領域、水產調味料領域、生物活性物質提取技術等,其中利用貝類加工副產品制造水解動物蛋白項目,于2002年獲遼寧省科技進步三等獎。水產品貯藏工程是實驗室另一重要研究領域,主要針對海珍品的低溫保鮮保活關鍵技術進行研究,實驗室的橫向合作項目“貝類(活雜色蛤)保鮮加工技術”于2008年獲大連市科技進步二等獎。實驗室針對水產品安全的重要性,開展水產品中毒素和病毒等的快速檢測技術研究,研究開發有效的重金屬脫除技術及減少藥物殘留的食品加工工藝,以有效的水產品安全控制體系為基礎,建立研究水產品可追溯與風險評估體系模式。實驗室橫向合作項目“風險評估中動物毒理學模型的建立及檢測方法體系的研究”于2006年獲得遼寧省出入境檢驗檢疫局科技興檢二等獎。另外,實驗室利用現代食品生物技術,對水產資源中粘附分子、蛋白酶抑制劑和糖結合蛋白等生物大分子進行了研究,并將其應用于細胞工程、發酵工程中,取得了一定成果。實驗室近五年來發表學術論文150余篇,編寫專著10部,申請發明專利22項。
實驗室作為人才培養基地,承擔了“水產品加工及貯藏工程”和“食品科學”兩個校級重點學科,兩個固定的碩士點和四個本科專業以及其他碩士點的人才培養任務,年培養碩士研究生30余名、本科生160余名,為培養“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所需的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第一線科技開發應用型、復合型人才,為滿足企業和社會對科技人員需求和水產品加工業提供了人才保障,壯大了遼寧省水產品加工行業的科研隊伍,提高了遼寧省水產品加工領域的科研整體實力,加快了遼寧省水產食品行業科研成果的推廣及新技術的應用,拉動了遼寧省海洋漁業經濟的快速發展。
相關介紹:遼寧省水產品加工及綜合利用重點開放實驗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