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實驗學校校長曹衍清經常對學生家長說的一句話是:“你的孩子在這里讀3年書,考不上一所好大學是一件可惜的事,但如果僅僅是考上了好大學,那更可惜。”
前半句話,曹衍清說得底氣十足。作為深圳經濟特區成立后由政府創辦的第一所公辦學校,實驗學校已發展成包括幼教、小學、初中和高中4個學段,有近萬名在校生的教育集團。2011年,該校高考本科率達到99.3%,重點率達到79.1%。對關心高考成績的家長來說,這是一組足以讓他們眼前一亮的數據。
后半句,曹衍清指的是實驗學校堅持實施的“健全人格教育”,在他看來,中小學階段是為人的身心健康和將來的持續發展打基礎的階段,這一階段的育人目標不是“精品”而是“毛坯”,不是“尖子”和“精英”,而是知識面寬、綜合素質高、有一定方向、愛好和特長的人。
“我們培養的學生,在學校應該是一名好學生,將來在工作崗位上應該是一名好員工,走向社會以后應該是一名好公民。”
健全人格是學生的最高學位
南下深圳之前,曹衍清曾在黃岡中學任校長多年,那是一所創造了高考神話、“高考狀元”和“奧賽冠軍”迭出的名校。
曹衍清說,黃岡中學并不是一個只會“應試教育”的地方,學校周末一般不補課,每天晚上9:30按時休息,老師在周末進教學樓補課是要受批評的,學校的田徑隊每年都穩居湖北省前三名,藝術團、文學社團也頗有名氣……
2002年,曹衍清南下深圳之后出任育才中學校長,雖然,一些深圳人期望他在這里能復制“黃岡神話”,但在育才,曹衍清卻提出了與應試教育相悖的“新三好”和“毛坯論”等教育理念。
在曹衍清看來,素質教育是一種理念而不是一種模式。在不同的時期,素質教育也有不同的內涵。“文革”結束恢復高考以后很長一段時間里,狠抓學生文化課,送他們到大學以改變人生命運,本身就是素質教育一個重要的內涵。而如今,升學的矛盾已經從有沒有學上,變成能不能上一個好學校,對基礎教育來說,學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和綜合素質的提升,已經逐漸比分數更重要。
2007年,任深圳實驗學校校長后,曹衍清明確提出了“人格健全、學業進步、特長明顯、和諧發展”的育人目標。2009年,深圳實驗學校制定并頒布《健全人格教育方案》,根據這個方案,在幼兒園側重生活習慣的養成,小學階段則側重于情緒管理和各種習慣養成,在初中重點進行愛的教育、禮儀教育和公民教育,在高中階段則重點關注學生的意志品質、心理健康及職業規劃、人生設計等。
在這個《方案》中,深圳實驗學校的一切育人理念和行為被描述為:健全人格是學生的最高學位。
著眼10年后培養人才
在很多學校因為“安全”等因素縮手縮腳、甚至連體育課的中長跑項目都取消的時候,去年夏天,在深圳大運會開幕前,實驗學校從小學到高中的500多名學生乘坐“實驗號”大運專列,歷時13天,深入西北、華北5個城市開展社會實踐活動,縱橫8000公里,跨越大半個中國,沿途開展大運宣傳以及手拉手、社會調查、環保簽名等活動。
策劃這次活動之前,曹衍清提出一個問題請學校的老師們思考:我們的學生在暑期最該補什么“課”?回答是肯定的——社會實踐。
從1996年開始,深圳實驗學校高中部每年都會安排高二年級學生到井岡山下七鄉進行社會實踐,一周里,同學們吃住在當地老鄉家里,和同齡的孩子一同學習、一同勞動。在這里,學生們關注留守兒童的生存狀況、調研革命老區的發展。如今,這項社會實踐已經固定為一門課程,修滿課時、成績合格的學生會獲3個學分。
在實驗學校的“課程超市”里,選修課程與考試必修課程的比例已經達到1∶2,未來,這個比例將逐步提高為1∶1。學生社團活動同樣也被納入課程體系,高中三年期間學生要修滿一定的學分。
如今實驗學校各學部校園內活躍著100多個學生社團,交響樂團、“耳朵”童聲合唱團先后走進了維也納金色大廳。從戲劇社走出去的學生先后摘得“澳門小姐”、“香港小姐”的桂冠。這讓曹衍清很自豪,因為選美也是綜合素質的較量,談吐、舉止、待人接物都要考量。這恰恰體現了學校健全人格教育的成功。
“你的孩子在實驗學校上學,但參加工作可能是在10年之后,你要用那個時候社會對人才的要求來培養你的孩子,不能只看幾年后能不能考入名校,還要看10年、20年后能不能成就人生和事業。”這些話,曹衍清反復對家長們說。
讓他欣慰的是,在家校共贏的合力下,越來越多的學生、家長更加認同、推崇實驗學校的教育理念。一位家長在給學校的來信中寫道:培養健全人格是百年樹人的功業,也是有遠見的高層次教育追求。換句話說,人格比分數更重要,作為家長,我們全力配合。
現在到了認真聆聽學生感受的時候了
“談起教育,很多人都在埋怨體制機制,的確,現行教育的某些機制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發揮學校辦學的自主性, 改變體制機制或許力有不及,但在‘優化育人模式’上我們大有可為。”曹衍清說,過去是學校主宰受教育者的感受,而現在,是到了要認真聆聽學生感受的時候了。
“小學6年的文化課內容,兩年就可以學得干干凈凈。”在他看來,現在的學習已經不再是學習時間的問題,而是學習動力、方式和效率問題,為此,他提出開展有效教學研究和實踐,督促減少不必要的重復和無效勞動,為學生騰出更多的時間來做他們想做,但又與考試不直接相關的事情。
曹衍清也坦言,在現行高考制度下,推行健全人格教育仍然是一件很“糾結”的事情,一方面,很多學校在健全人格教育方面的努力難以量化評估,成效可能也要10年后才顯現出來;另一方面,社會和家長評價一個學校可觸可摸的標準仍然只有升學率,健全人格教育仍需要全社會形成共識。
“還好,我的名聲在那,大家不會懷疑實驗學校抓高考的能力,同樣,也不會懷疑實驗學校進行健全人格教育的能力。”曹衍清笑著說,他和老師們現在想得最多的就是,怎樣既面對社會現實,又能堅持教育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