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北京師范大學、北京市豐臺區教育委會員主辦,北京市第十二中學、北京師范大學教育學部承辦,“普通高中課程與培養模式多樣化國際研討會”在北京市第十二中學隆重召開。來自北京師范大學天津附屬中學、江蘇省常州高級中學、深圳蛇口育才教育集團、遼寧實驗中學、上海甘泉外國語高中等國內名校校長就“普通高中拔尖創新人才與學生領導力培養”、“普通高中課程改革的實踐與發展趨勢”、“普通高中培養模式多樣化實踐探索”、“特色高中建設經驗與教師發展”等專題發表了自己的觀點,講述了自己的實踐探索過程。
在研討會上,北京師范大學天津附屬中學校長楊偉云講述了學校的核心價值觀和辦學特色,與參會校長分享了北京師范大學天津附屬中學創辦特色高中的四個堅持和六條途徑。以下是楊偉云校長發言的全文:
北京師范大學天津附屬中學是2001年河西區舉全區之力在原十三中基礎上建立起來的國家級首批示范高中校,市重點完中校。學校占地148畝,建筑面積57000平方米,是市內六區占地面積最大的中學。共有69個教學班學生2620名,其中藏生班五個;現有教職工262人。建校60年來,始終堅持技術教育、藝術教育,形成“技術立身、藝術修心”的辦學特色,曾榮獲“全國勞動技術教育先進學校”、“全國實踐教育活動先進單位”、“全國中小學生創造力培養示范學校”、等榮譽稱號;我校還被確定為“國際機器人奧林匹克培訓基地”、“教育部普通高中技術課程標準研制組實驗學校”“全國中小學藏書票教育實踐基地”、“北師大合作辦學平臺學生勞技教育研究共同體秘書處”。2011年被天津市確立為首批特色高中項目實驗學校,并被評為“天津教育十大特色學校”。
近幾年來,我校堅持“培養學生綜合素養,為學生終身發展奠基”這一核心價值觀,突出辦學特色,提升教育品質,取得了顯著成效。
一、我們的核心價值觀
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明確提出:“要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國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設和黨的建設全過程。”學校是社會的縮影,學校是國民教育的主陣地。學校教育的目的是培養人、鍛造人、發展人,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提供人才支持,因此,學校教育只有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才會樹立正確的、先進的核心價值觀,才會具有引領學校教育發展的靈魂。學校也會因此煥發生命活力,開辟教育廣袤的天空。
以我校教育實踐為例。我們重新思考教育的本真。為什么辦教育?辦怎樣的教育?怎樣辦教育?在全校領導、教師、學生的大討論中,在有關教育專家的會診中,我們逐步認識到,實施素質教育不能雷聲大、雨點小,要樹立正確的核心價值觀,用這一靈魂引領我校教育發展。于是,“培養學生綜合素養,為學生終身發展奠基”這一核心價值觀應時而生。
二、我們的辦學特色
當前,正是教育改革的轉型期。教育部制定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中小學教育指導綱要》指出,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深入實施素質教育,將基礎教育工作重心轉變到內涵發展上來。”即從擴大學校規模、改善辦學條件轉向提升教學質量、促進學校內涵發展,也就是從“有學上”到“上好學”。而“推動普通高中特色辦學和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就是實現內涵發展的重要舉措。
建設特色高中的突破口在哪里?理論與實踐告訴我們,學生的發展不應該是線性的,而應該是立體的,不應該是片面的,而應該是全面的。只有“培養學生綜合素養,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基”才能適應現代社會的需要和時代教學改革的要求,才能辦出學校的特色。
在學校核心價值觀的指引下,結合我校教育資源、教師隊伍特征和學生個性發展需求,我們開始著力課程建設,優化課程結構,逐步形成了以“技術立身、藝術修心”為鮮明特征,以綜合素養培養課程化為政策支持的教育特色。
這里的“技術”是指通用技術、信息技術和科學技術;“藝術”是指音樂、美術和文學藝術。強化學生的技術教育,是為了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自理自立意識、勞動觀念、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學生將來立足社會打下良好基礎;進行藝術教育,是為了培養學生欣賞美、表現美、創造美的能力,提高一個人的氣質和生活品位,塑造審美心靈。
“技術立身、藝術修心”教育不是心血來潮,不是隨性而為,而是要使其成為學校文化特征。因此,技術、藝術科目乃至其他有利于培養學生素養的科目必須進入學校課程,也就是學生素養培養課程化。這部分課程進課表、有課標、有教材、有評估,成為學生學習的一部分。因此形成了國家課程與校本課程相互結合、相互補充的課程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