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距離蘆山縣城不足10公里的清仁鄉大壩村,房屋大都被地震破壞,樓上的窗戶搖搖欲墜。人們集居在村子的小廣場上,仍然對地震充滿了恐懼。4歲的小女孩晶晶,晚上經常哭醒,對外界事物充滿了恐懼,家人十分焦慮,害怕地震給孩子留下心理陰影。
第四軍醫大學心理衛生支援分隊隊員張瑞國了解情況后,立即和孩子進行交流,進行心理危機干預,采用雙肩交叉蝴蝶抱等安撫動作,打斷孩子對地震創傷的回憶,迅速使孩子回到現實。30分鐘后,小晶晶已經與張醫生開心地玩了起來。
在蘆山縣城某駐軍醫院留觀室,68歲的程老太,地震發生時,她在屋外干活,小孫女在屋里睡覺。地震發生后,她沖進房里抱出了孩子,就在她再次回到房間搶拿生活物品時,被震倒的墻體壓住了。談話中,她眼中不時流露出不安。第四軍醫大學醫學心理系教授劉旭峰一邊握著她的手,一邊輕拍她的肩膀和上臂,并根據她語速和語調的變化,調整拍打的力度和速度,讓其感受到周圍有近距離社會支持的存在,從而緩解緊張情緒,提高對自身現狀的滿意度。
劉旭峰說:“我們一進入災區,就立即按照及時、就近、期望的醫療救助原則,針對受災群眾以及部隊官兵展開心理救援工作,用巡診、評估、咨詢、治療以及危機干預等心理技術,最大限度降低災害所帶來的不良心理反應,提高他們的心理適應能力和自我調節能力,避免或降低創傷性應激障礙這些比較嚴重的精神心理疾病的發生。”
截至記者發稿時,心理衛生支援分隊共行程50多公里,深入醫院、災民安置點、偏遠村莊和救災部隊駐地,為380多人次提供心理咨詢和危機干預服務,受到災區群眾歡迎。(通訊員 張海榮 本報記者 柯進 高毅哲 4月23日發自蘆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