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鐵道職業技術學院是西南五省(市)區唯一一所鐵路背景的高職學院,學校在近60年的辦學歷程中始終秉承“艱苦奮斗、虛心善學、實干創新、勇于攀登”的精神,恪守“明德勵志、求知篤行”的校訓,堅持“強調服務、強抓質量、強固技能、強化特色”的辦學理念,勵精圖治,開拓創新,逐步形成了“依托行業、校企合作、以崗導學、服務基層”的辦學特色。近年來,學校更是乘著北部灣大開發的東風,緊扣高鐵大發展和城市軌道交通快速發展的脈搏,主動出擊,加強校企合作,培養高端技術技能型人才。目前,學校設有8個二級學院(部),開設專業36個,形成了主干的軌道類,精干的汽車、電子、物流等現代服務類專業布局,現有在校生11148人,教職工600多人,其中專任教師441人,教授、副教授100多人,全國優秀教師3名,省部級優秀教師8人,專業教師中“雙師型”比例達75%以上。
學校依托行業、立足地方、服務基層、校企合作,讓企業贏得人才,讓學生贏得榮譽,更讓學校贏得聲譽——“全國鐵路職業教育先進單位”、“自治區職業教育先進單位”、“廣西特色高校建設項目立項建高設校”、“廣西首批高端應用型本科人才聯合培養改革試點單位”等榮譽接踵而至。
近年來,學校畢業生就業率均在95%以上,始終位居廣西同類院校的前列,連續被評為“全區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先進集體”稱號,軌道交通類畢業生更是供不應求。學校的畢業生以“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有潛力、能發展”而受到用人單位的青睞,不少畢業生已經成為所在單位的骨干力量和技術能手,根據近幾年對畢業生跟蹤調查和反饋信息表明,用人單位對學生的綜合評價滿意率達到98%以上。
“出口旺”帶來了“入口暢”,作為西南五省唯一一所具有鐵路行業背景的高職院校,招生錄取分數線逐年提升,2014年第一次投檔劃線分理科為302.88,文科為 374.93,均高出區內高職高專分數線一百多分。柳州鐵道職業技術學院錄取的2014級新生中,區內統招普通批2899人中理科三本線以上1223人占比67%,二本線以上173人占比10%;文科三本線以上542人占比51%,二本線以上76人占比7%。學校2013獲批為全區15所具有自主單獨招生資格的高職院校開始自主招生,2014年單獨招生規模和報考率均名列全區前茅。
學校“學、訓、賽、節、評”實踐性特色教學體系和“以崗導學、工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獲得社會高度認可,吸引了很多企業紛至沓來。學校先后與南寧鐵路局、廣州地鐵、深圳地鐵、青島地鐵、南寧地鐵、廈門地鐵等企業開展訂單培養,與南寧鐵路局、上汽通用五菱、思科系統(中國)、中國電信柳州分公司,中國鐵建電氣化局五公司等公司合作共建校內外實習實訓基地,與30多家區內外大中型企業都建立有穩定的畢業生供需合作關系。
提出“三個率先” 堅定目標共同奮斗
學校領導班子團結奮進,經多方考察調研并結合學校實際情況,2014年初學校提出了“三個率先”的奮斗目標——即率先建成柳州職教園萬人規模高校、率先成為廣西構現建代職業教育體系改革試點學校、率先建成高水平的自治區示范性特色高職學院。
學校積極探索構建中等職業教育與高等職業教育、高等職業教育與應用本科教育‘立交橋’,先后與廣西物資學校等簽訂中高職教育協調發展校際合作協議,開展“2+3”五年制高職教育試點;與柳州市二職校“高職+中職”合作辦學共同體協議,探索中高職銜接辦學模式;2014年6月,學校與廣西民族大學聯合培養“通信工程(鐵道通信與信息化)”高端應用型本科人才,被自治區教育廳確定為“與本科院校聯合舉辦應用本科專業的首批高職院校”,今年該專業已經開始面向普通高考普通類考生招生,實現了年初學校提出“率先成為廣西構建現代職業教育體系改革試點學校”的目標。
2014年柳州鐵道職業技術學院招生錄取涵蓋全國統招、單獨招生、對口招生、源頭訂單四種形式,招生計劃為3500人,后追加500人招生計劃,實際錄取4724人,截至目前2014級新生入學報到4340人,報到率為91.87%。全日制在校生規模達到11148人,超過萬人,實現了率先建成職教園萬人規模高校的目標。
2013年6月,柳鐵職院被廣西教育廳獲批成為廣西特色高校建設項目立項建設高校,這為柳州鐵道職業技術學院實現率先建成高水平的自治區示范性特色高職學院奠定了基礎,也提供了條件。學校及早動手,在文件下達后立刻組織研討完成了廣西特色高校建設方案的編制,并確定了特色高校建設方案的重點專業,近期還就實驗實訓室、實驗實訓項目等兩個標準化建設材料進行匯總和審核,全校師生鼓足干勁,為實現為第三個“率先”而全力奮斗著。
強抓“學賽訓節評”教學體系 使學生離校即能上崗
2012年,學校結合各教學實踐環節的按具體情況提出了“學訓賽節評”實踐教學體系,該體系以賽促學、以賽促練、以賽促教,改革考核評價體系,突出職業教育特色和特征,不斷深化實踐教學改革,推動學校實訓教學質量穩步提高。
“學、訓、賽、節、評”實踐教學體系中,教師除了進行日常性的教學,還指導學生進行定量的實訓,學校組織學生參加校內外、區級省部級各項技能大賽,為參加學生技能競賽,參賽學生集中訓練,強化訓練,不斷提高技能水平,學校從2008年開始每年都舉辦“技能節”,各二級學院將結合本學院專業情況申報舉辦比賽的項目并承辦此項技能競賽,進而通過前幾項的教學環節來評價教師在教學中的成績,促進教師不斷改進教學方法,以評促改。
通過這樣全方位的教學體系,柳州鐵道職業技術學院學生綜合素質高,專業技能強,深受用人單位青睞。2014年暑假期間,柳州鐵道職業技術學院開展“尋找柳鐵驕子”活動,組織領導、老教師走訪了南寧鐵路局部分路段、廣西沿海鐵路公司等多家企業,對畢業生就業情況進行跟蹤調查,“鐵職院學生技能學得扎實,一頂崗就相當于上崗,出了學校就能用。”南寧車輛段段長張新華如是評價柳州鐵道職業技術學院學生。
深化校企合作 打造高端型技術技能型人才
學校依托軌道交通行業優勢資源,大力推進校企合作,逐步形成了“2+2+X”(即搭建兩個平臺,運行兩種機制,實施多元合作)的發展戰略模式,不斷深化校企合作。
學校積極探索集團化辦學模式,于2008年開始牽頭籌建廣西首個職教集團——廣西軌道交通工程職業教育集團。集團現有南寧鐵路局、南寧軌道交通責任有限公司、廣西交通協會、柳州市鐵路建設辦公室等職業院校、行業協會、科研院所和行政部門等19個理事單位。集團以對接軌道交通與交通工程建設產業、服務經濟建設為宗旨,以校企合作為依托,以專業發展為紐帶,以高技能人才培養為核心,通過人才訂單培養、專業和課程共建、共建實習和培訓基地等合作方式,搭建鐵道及軌道交通行業產、學、研結合和校企融合的平臺,整合行業職業教育和技術服務的資源,實現優勢互補,資源共享。
學校實施多元合作,先后發起成立有50多家企業會員參加的“柳州·產學合作促進會”,與中國電信柳州分公司建立校企聯盟;與南寧鐵路局簽訂戰略合作協議,開展國家教育體制改革試點項目《建立校企合作發展理事會制度》研究;與南寧鐵路局、廣東怡創、青島地鐵、上汽通用五菱等10多個企業開展訂單和半訂單培養。訂單班由企業提出用人標準,校企雙方共同制定教學計劃,讓訂單班的“準員工”提前認知企業,提前進入工作角色。而進入訂單班并不意味著進入“保險箱”,企業對訂單培養進行嚴格的過程監控和目標考核,經校企雙方考核合格后,企業方與畢業生簽訂聘用合同。
學校與南寧鐵路局、中國電信柳州公司、中國聯通柳州公司、上汽通用五菱等多個企業合作共建校內實訓基地,帶來的是企業真實的工作環境、文化氛圍和管理模式,使學生足不出校即可體驗真實的職場。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通過校企合作,教師到企業掛職鍛煉,到現場專業實踐,學習新技術,這大大提升了專業教師的實踐教學能力。每學期,學校都有計劃地組織專業課教師到企業頂崗實踐,熟悉企業的生產環節和操作工藝,了解最新的技術信息,參與企業技術改造、科技研發。此外,學校還從知名企業聘請工程技術人員來校任教,企業兼職教師及時給學生帶來現場的新技術、新信息,提高學生的技能水平,打造學生成為高端型技能人才。
打造技能明星 鑄就技能人才搖籃
“打造一批技能明星,在校內營造人人爭當技能明星的氛圍!”這是學校校長胡邦曜在對內對外重要會議上都會強調的話語。
談到技能大賽,柳州鐵道職業技術學院師生都會特別興奮。柳州鐵道職業技術學院全國職業技能大賽“三網融合與網絡優化”賽項一等獎獲得者信息學院通信24班陳杰說:“能站在全國職業技能大賽舞臺上是我們每一個職業院校學子夢寐以求的愿望,我們珍惜這樣的舞臺,更享受這樣的舞臺,我們必須全力拼搏,堅持挑戰。”柳州鐵道職業技術學院全國職業技能大賽“汽車檢測與維修”賽項指導老師汽車學院陳元浪說:“技能大賽,不僅僅是給學生展示的舞臺,更是我們老師不斷成長歷練的舞臺。”
近年來,學校堅持“強調服務,強抓質量,強固技能,強化特色”的辦學理念,以職業技能競賽為抓手,強抓學生專業技能提升,不斷創新發展“以崗導學,多元合作”的人才培養模式,初步形成了競賽成績好、專業技能強、教學質量高的工作局面。2009年以來,柳州鐵道職業技術學院學生參加全國、各行業、全區、全市的各類技能競賽70多個批次,獲獎1000多項。其中,在近五年的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高職組)中,獲一等獎4項、二等獎15項、三等獎16項,是連續五年代表廣西參加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項目最多、人數最多、成績最好的高職院校,實現了廣西高職院校參加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高職組)一等獎零的突破。
記者手記:
柳州鐵道職業技術學院是堅持依靠軌道交通行業辦學,依靠地方發展,在省內同類院校中形成了僅有的專業特色和就業優勢,畢業生80%以上在鐵路局、工程局、城市地鐵、汽車企業等就業。柳州鐵道職業技術學院2014屆畢業生就業率超過95%。
展望未來,柳州鐵道職業技術學院將以新校區建設為契機,立足快速發展的工業柳州,緊扣鐵路和城市軌道跨越式發展的節拍,定能更好發揮辦學優勢,進一步增強綜合辦學實力,不斷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培養出更多更好的高端技術技能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