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稀瀕危動植物生態與環境保護省部共建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是以廣西師范大學為依托單位,于2008年10月獲得教育部批準立項建設,是在整合野生動植物生態學實驗室、生命過程與環境分析科學實驗室以及天然產物研究與開發實驗室三個廣西高校重點實驗室的基礎上組建而成的。
實驗室定位于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相結合,主要針對廣西及西南地區擁有的珍稀瀕危動植物資源以及經濟社會發展對資源開發利用和生態環境保護的需求開展研究。以珍稀瀕危動植物生態與保護、特色動植物資源開發與利用、生物修復與生態重建、環境污染分析與治理技術為主要研究方向。實驗室擁有一支以中青年教授為主、結構合理的研究隊伍。現有固定人員60名,其中教授24人,副教授18人,高級工程師6人,博士30多人。研究隊伍中,廣西“新世紀十百千人才工程”第二層次人選3名,廣西高校百名中青年學科帶頭人5名。由實驗室主要成員組成的“廣西野生動植物生態學研究和生態環境保護研究團隊”是廣西高校人才小高地創新團隊。實驗室涵蓋生態學、野生動植物保護與利用、分子生物學與生物化學、環境科學、應用化學、化學工藝學等10個碩士專業。有碩士導師38人,每年可以培養碩士研究生30人以上。目前已招收碩士生合計300余人,授予碩士學位合計100余人,目前在讀研究生200多人。
近年來,實驗室承擔各類研究課題100多項,其中國家973計劃項目專題1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國家級課題20多項,在研課題60多項。取得了較豐碩的成果。在《Environ. Sci. Technol.》、《Anal. Chem.》、《Clin. Chem.》、《Electrophoresis》、《Anal. Biochem.》、《Talanta》、《Anal. Chim. Acta》、《Behavior and Anatomy》、《Brain Research》、《Neutoscience Research Comunications》、《Primates》、《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Environmental Pollution》、《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環境科學》、《生態學報》、《植物生態學報》、《動物學報》等國內外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600多篇,其中SCI、EI收錄100余篇;獲國家、省部級獎勵7項,其中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1項、廣西科技進步二等獎和三等獎各3項;申請專利30余項,獲得授權發明專利9項。
目前,實驗室擁有科研用房總面積3000多平方米,設有植物生態、動物生態、保護生物學、生物資源繁育與利用、天然產物研究與開發、生態恢復、環境分析、環境污染治理技術8個研究室。科研儀器設備總價值2000多萬元,擁有標本種類較齊全、數量較多、環境條件優良的生物多樣性標本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