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程三年前在我省實行,就目前課改的勢頭來看,上級主管部門非常重視,我校也搞得轟轟烈烈,聽了高一新課程的一些示范課,再看看我們課堂的現狀,我感觸頗深,新課程對我們現行的課堂教學來說,可以說是送來了及時雨,新課程要讓教師把課堂交給學生,用最少的時間圓滿完成任務,達到教學目標。從而減輕教師的教學負擔,學生的學業負擔,提高教師的教學效益,學生的學習效益,達到提高教育質量的目的。
生物課不論是課改前還是課改后都是在高二開課,所以在我校課改的步伐很慢,生物教師對課改雖然有一些認識,但仍很盲目,就我本人來說,雖覺新課程很好,可不知具體怎么做好。下面是我就實施生物新課程談點自己的看法。
一、用心對待學生,建立融洽的師生關系
融洽的師生關系,孕育著巨大的教育“親合力”,教學實踐表明,學生熱愛一位教師,連帶著也熱愛這位教師所教的課程。情感也有遷移的功能,學生對教師的情感,可以遷移到學習上,從而產生巨大的學習動機。有了這學習動機和對老師的認可,在課堂上才會配合教師的教學活動,從而作為教師建構高效課堂的前提。然而目前一些人仍沿用傳統的教學模式,總是高高地站在講臺上,學生整整齊齊地坐在下面,被動地聽講,造成師生之間距離拉大,存在一些隔閡。我們需要設法努力打破隔閡,建立融洽的師生關系。 那么,怎么建立融洽的師生關系呢?
( (一)營造愛的氛圍,拉近師生距離 。愛心是和諧師生關系的基礎。作為教師,只有把愛寓于教學之中,通過語言、動作、表情、姿態,傳遞給學生。 例如:教師和藹的態度,親切有神的目光,真誠的信任和鼓勵,使學生體驗到親切、溫馨、幸福的情感,并因此產生積極的情緒、良好的心境和樂學的動力。另外,作為生物學科的教師,經常從學生身體健康的角度關愛他們,給他們講怎樣合理安排作息時間,科學用腦。體育課上劇烈運動前后,應怎樣注意自我健康保護等等。總之,教師要始終把教學過程,作為向學生傾注愛的主渠道,讓學生在愛的環境和歡樂的氣氛中學習。
(二)包容學生的錯誤,耐心引導學生糾正不良習慣 。學生不同于社會中人,他們思想單純,考慮問題簡單,犯錯誤是正常的。不要對學生所犯錯誤,動不動就上升到法律、道德、人倫等方面來看,“年輕人犯錯誤,上帝都會原諒”。我們教師作為成年人是有理性的,而且也曾經年輕過,有何不能原諒學生的錯誤呢?在和學生交往時,教師應該敞開自己的心扉,換來學生的信任,才能走近學生。
(三)尊重學生的個性,給每個學生創造成功的機會,特別注意關愛后進生。
學生之間在能力、性格等方面,都存在著不同程度的差異,人無完人,學生都有這樣或那樣的缺點,在課堂教學中要爭取給每個學生創造成功的機會,讓學生體驗成功后的喜悅與快樂,從而調動其內在的積極因素,挖掘其內在的潛能,產生自信和自尊,使其看到自我價值。例如:在課堂教學中,對不同學習程度的學生,提出不同的知識要求,使每個學生經過學習后都有收獲;對學生的提問,要使他們經過獨立思考而完成,對學生的回答結果給予肯定,即使不正確也要給予熱情的鼓勵。學生體驗成功后,學習興趣大增,也能使學生喜歡你,喜歡上你的課,從而有利于教學目標的實現。特別是后進生由于長期學習成績不佳,被老師、同學、甚至自己最親密的人父母,公認為后進生,自尊心受到極大的傷害,喪失了學習的信心和勇氣,他們更希望得到別人的信任和尊重,因此教師要理解他們,幫助他們實現被埋藏在心底的美好愿望。在課堂教學中,要善于抓住后進生的閃光點,以此作為激勵進步的突破點,喚起其自我覺醒,激發其上進的欲望。另外,利用課余時間經常與后進生交談,從生活、學習、思想上關心他們,使師生之間關系融洽,彼此成為知心朋友。
(四)精心設計教學情景,使教學內容情感化,以情促知,知情并茂 。在課堂教學內容上,要滿足學生的求知需要,使他們樂學,但是教材中的內容未必都能滿足學生的心理,因此教師在備課時要進行適當處理。在高中生物教材中,有一些關于動植物生理生化方面的基礎理論知識,對于學生來說,是很抽象、枯燥乏味的內容。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如果只是單純向學生傳授這些抽象理論,學生將會產生厭學的情緒。長期下去,學生不但討厭這一學科,也會影響到師生之間的關系,在課堂教學中,氣氛沉悶,師生關系緊張,最終影響教學效果。教師在教學中,如果把這些內容與生動有趣的事例聯系,將理論性較強、較抽象的內容,與現實社會生活、生產中的應用相聯系,便能夠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他們樂于學習,積極參與到教學活動中,與教師合作,共同營造快樂活躍的氣氛,師生關系和諧,共同達到教學目標的要求。
二、貫徹新課改理念,精心構建科學的課堂教學模式
新課程注重學生探究式學習方法的培養和訓練,皆在培養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激發其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學生不再是被動式的學習者,而是主動式的學習者、探究者、發現者。
面對生物課堂,學生若感到課堂氣氛沉悶,學習興趣不高,參與意識不強,甚至教師沒有給學生參與的機會,我們就要借新課改的勢頭,設計有新課程理念的教學模式,采用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教學方法,讓他們真正地參與到課堂學習中。我認為能很好地發揮學生學習主動性的教學模式,可以分為以下幾個環節:
1、明確學習目標。每個年級的生物備課小組,教師在上課的前一周集體備課,編寫一周要用的學案。每周可以指定一個主備課人,主備課人拿出學案的初稿,大家討論修改定稿,打印并在上課的前一天發給學生。這樣做一方面能針對學生的學情,另一方面也能培養教師的專業素養。通過長期的積累,也可以形成我們自己編輯的教輔資料。
利用導學案明確學生學習目標。導學案中的學習目標是以問題的形式提出的,問題的設計要結合生物教材內容,問題情境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如在講“免疫”一節時,可以結合全球性的傳染病,如SARS,禽流感,結核病以及最近發生的手足口病和甲型H1N1流感,來激起學生的興趣。進一步設問:人體有幾道防線抵抗病原體侵入?當病毒進入人體,機體是如何防止其擴散的?當病毒進入細胞,機體又是如何將其殺滅的等等。這些問題就是本節課的目標再現。
2、自主探究學習。學生以學案為依據,以學習目標和重難點為主攻方向,根據學法指導,主動閱讀教材,查閱教材工具書。實驗教師準備好材料用具,讓學生動手做,并觀察實驗結果,解決實際問題。通過自學、實驗等,發現問題,確定疑點,在筆記中記錄下來。自主學習貫穿課堂始終,只要學生能夠自學的內容,教師絕不先講。
對于每節要學習的內容,在明確目標后,讓學生按導學案的任務安排,結合課本,限定時間進行自學。學生按要求認真閱讀課本,完成自學內容,不會的做標記,留在小組討論解決。
3、小組合作交流。教師首先要了解學生,在每學期剛開學時,對學生進行分組,確定每個小組的組長。課堂上教師組織學生分組討論個別疑點,繼續巡回指導,掌握小組討論的進度和小組經討論后仍不能解決的問題。討論時,大家各抒己見,在小組取得一致意見的情況下,推選出一個代表,將討論的結果和疑難問題列出提綱。在此過程中學生合作學習,小組互助,能者為師。后進生也不再羞于問別人,別人在檢測他的自學結果時,發現問題會主動幫助他,達到面向群體學生的目的。教師只是適時地啟發、引導、激勵、解惑,不再是占據講臺的演員,而是組織學生的導演。
4、教師點撥講解。小組內通過討論仍然解決不了的問題,應提交全班同學討論,讓其他小組的同學幫著解答和補充。教師的作用就是引導、評價,只有全班學生都不能解答的問題,老師才進行點撥和講解。教師要迅速進行第二次備課,快速確定講的內容和起點,抓住問題要害,一語道破天機,使學生在渴望解釋的心理狀態下,明析事理,收到教與學的高效益。同時,教師還要對每節課的重難點,適時強調,對學生忽略的問題進行重申點撥。這樣既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又減少了那些表面上熱熱鬧鬧的表演及無效的活動,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效率。
5、引導小結收獲。教師引導學生歸納概括,梳理知識,使知識系統化,找出規律性的東西。通過對比、分析、綜合,把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歸納學習方法,從“學會”到“會學”,產生新的認識飛躍。教師引導學生用知識樹或知識網絡圖的形式,把所學知識勾畫出來,形成完整的知識體系。
6、隨堂達標測試。教師根據課時重難點和易混易錯易考點,制定達標訓練方案,限時完成。讓學生當眾批改,以檢查學生對學習目標的掌握程度,并及時反饋。通過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對達標測試題逐一檢查,然后老師統計。若有個別學生不會,首先在小組內解決,小組不能解決的全班解決,全班再解決不了的由老師來解決,這樣就做到了人人清。
三、合理使用教學手段,節約教學時間
隨著社會的進步,科學技術的發展,現代化教學手段如多媒體等,已走進課堂。這些手段使得宏觀與微觀、靜態與動態、抽象與直觀等,能夠方便地實現相互的轉化,通過聲音、圖畫、色彩形狀等多種刺激,調動學生的多種感覺器官,從而對課堂教學有效性的落實,起到了積極的作用。例如細胞分裂、蛋白質合成等微觀世界的生命活動,基因工程、克隆等生物技術,借助于多媒體的手段,可使這些技術變得直觀明了。但現代教學手段的運用,并不意味著課堂教學的高效,合理地使用才能促進有效課堂教學的落實。
多媒體教學的頻繁使用會帶來許多不良后果,如通常課件就是運用PPT進行制作,這種課件常常只是替代板書與掛圖,而且既定的程序限定了教師課堂教學機智的發揮。當學生的思維與教師的設計不一致時,教師就必須強行將學生拉回到既定設計中來,否則教學就無法進行下去。鮮活的課堂教學也就因此變得機械刻板,學生的主體作用也就無從談起,課堂教學的高效性當然也就難以得到落實了。又如對于一些生理過程的教學,如果我們一開始便出示動畫進行講解,對于學生的理解來說無疑是高效的,但學生同時也就失去了抽象思維的過程和機會。還有對于生物上的一些結構圖,用多媒體展示固然清楚,但老師不動手畫板圖,也不讓學生動手畫圖,這樣會失去培養學生識圖、用圖的能力。況且長期使用,會造成學生的視覺疲勞
當然我們絕不能否定現代教學媒體的使用,恰恰相反,合理使用現代的教學媒體,應該成為有效教學的助推劑。關鍵是如何運用,我認為多媒體課件的使用要有選擇性,每個課件的幻燈片不能過多,放映時要給學生留思考和做筆記的時間。在幻燈片的內容上,應該是學生要探究思考的問題,教師小結生物結構生理過程,以及本節達標測試題等。
總之,實施新課程以來,我們感受到了新課程帶來的新理念、新思路,但我們面臨的問題,就是如何在實施課堂教學策略過程中,提升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養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品質,大面積提升學生的學業成績,逐步縮小差異,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