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語文教學中,詩歌鑒賞的教學無疑應該是最富有語文魅力的教學內容之一。但是,因為急功近利,為了在短期內提高學生分數,有些老師在進行詩歌鑒賞講解的時候就走向了一個極端:過分注重詩歌表達技巧的解說,而忽視了詩歌本身的閱讀和鑒賞。
為什么很多教師把重點放在詩歌技巧的講授上?這其中自然有老師們的考慮。除了目的上想在短期內提高學生成績外,也有操作上的安排。第一,技巧是有限的。技巧總的來說只包括抒情方式,修辭,描寫技巧,結構上的技巧等幾大方面,可以全部傳授給學生。如果把重點放在講解詩歌內容甚至賞析,有的老師會覺得力不從心。首先就是,他們認為詩歌內容的講解是無窮無盡的,講了這一首詩歌,那一首還是讀不懂。再者認為一節課就那么四十分鐘,如果一首詩歌內容講解再加賞析,再加習題講評起碼要個十幾分鐘,留給其他環節的課堂時間自然就少了。固然,老師們的這種看法是有一定道理的。高三復習備考時間緊張,確實需要在短期內收到效果。但是,以筆者的教學實踐來看,把表達技巧作為講解重點,考試之后的效果并不是很好。過分注重詩歌表達技巧的講解也許并不是一個很可取的方法。首先,詩人寫出詩歌,并沒有事先打算采用什么表達技巧,技巧有時候和詩歌內容往往并不能水乳交融,成為詩歌的一個審美特征。也就是說能不能打動人,并不在于使用了什么技巧,而在于其情感和語言美。所以,有時候理解起來,確實很難在體味詩歌的時候想到這運用了什么表達技巧。再就是,現在很多詩歌鑒賞題目考察重點并不在于詩歌表達技巧,而是在于內容的理解甚至鑒賞。另外,面對詩歌,學生如果讀不懂詩歌內容,感受不到詩歌的意境美、情感美、文字美,對于手法,他們只能是胡加猜測,答題效果自然可想而知。
對于有人認為,講解詩歌偏重于內容講解和欣賞,對于學生閱讀能力的提高沒有幫助,筆者不以為然。
首先詩歌的理解領悟是一個由量變到質變的過程,只有建立在大量的鑒賞領悟之上才可能領悟其他詩歌。如果平時沒有在這方面下足功夫,考場上自然不能很好地將詩歌理解到位。
再就是,詩歌也是有很多“母題”的,不同的詩歌,會反映同一情節和同一主題,把一首詩歌當中的情節講解清楚了,學生再讀其他詩歌,當然能夠理解透徹。比如《閨怨》中“ 忽見陌頭楊柳色,悔教夫婿覓封侯”中,字面意思基本不用講解,但是具體內容,我們必須教會學生理解。為什么“忽見陌頭楊柳色”就“悔教夫婿覓封侯”?原來是因為“她”看到“楊柳色”想到春光易逝,想到了和夫君在一起的快樂時光,進而想到應該和夫婿在一起共度美好青春年華。學生理解了這些,比如再理解“紅藕香殘玉簟秋”的時候卻要“輕解羅裳,獨上蘭舟”,原來是要到蓮塘之中回味昔日美好時光。以上是典型的閨怨題材,古典詩歌中很多情節都是一致的。還比如詩歌寫道“驛站”一般就會表達羈旅之愁,傷春對于男子往往有時光易逝壯志難酬之感,進而也許會有歸隱之意,對于女子則是青春易逝,等等。
我們給學生講解清楚詩歌的內涵,講多了,就不愁學生不會理解。學生理解了詩歌內容,理解詩歌表達技巧自然要容易得多了,提高詩歌鑒賞的大體能力也是水到渠成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