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況
華僑大學是改革開放以后國內最早專門設立華僑華人研究機構的高等院校之一。1980年,華僑大學設立校屬華僑史研究室。1986年,華僑史研究室升格為華僑研究所。1995年,華僑研究所改稱華僑華人研究所。2009年9月,華僑大學在整合華僑華人研究所、華僑華人資料中心和四端文物館的基礎上,成立華僑華人研究院,并作為學校重點發展的科研機構。2014年3月,為提升服務大局能力和完善學科布局,學校決定在華僑華人研究院的基礎上組建國際關系研究院,重點推進周邊外交和亞太區域關系研究。目前,華僑華人研究院/國際關系研究院已成為集華僑華人與國際問題研究,人才培養與政策咨詢,華僑華人資料搜集與收藏,華僑華人文物展示于一體的綜合學術研究機構,是中國政府僑務工作的重要智囊機構。
二、機構設置
研究院下設華僑華人史研究中心、華僑華人社會文化研究中心、僑鄉研究中心、僑情與僑務理論研究中心、國際移民研究中心、華僑華人資料中心及四端文物館。
三、人才培養
研究院現招收國際關系理論與實踐、華人文化兩個專業方向的博士研究生,設有專門史、國際關系和僑務政策與理論3個二級學科碩士學位點,現在校博士研究生5人,碩士研究生28人。
四、師資隊伍
研究院目前擁有全職教師17名,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3人,擁有博士學位者13人,講座教授1人,特聘教授2人,國際關系研究院名譽院長為李肇星教授,華僑華人研究院名譽院長為丘進教授。國際關系研究院現任院長為何亞非教授,華僑華人研究院院長由副校長張禹東教授兼任。
五、科研成果
自2009年成立以來,研究院先后承擔了包括國家和省部級研究項目40余項,共發表論文80余篇。其中國家社科基金重大攻關項目1項,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大委托項目1項,國僑辦重大委托課題2項,國僑辦重點課題4項,包括國務院僑辦一等獎的省部級以上優秀科研成果4項。2011年起,正式出版年度《華僑華人藍皮書——華僑華人研究報告》,受到新聞媒體和學術界的廣泛關注和高度評價,2013年,《華僑華人藍皮書》入選中國社會科學院“創新工程學術出版項目”。
六、學術交流
近年來,研究院接待國內外到訪學者,每年舉辦大型國際學術研討會,舉辦知名學者學術報告專場,派遣出訪項目增多,對外交流與合作的能力不斷增強。從2012年開始,研究院與泰國國家研究院共同輪流在曼谷和廈門舉辦年度《中泰戰略論壇》,泰國施琳通公主、副總理兼外交部長、中國國務院僑辦領導等出席該論壇。
七、合作共建
2011年9月,福建省歸國華僑聯合會與華僑大學為充分發揮各自優勢,實現資源互用、優勢互補、利益共享,不斷促進新華僑華人研究建立長期合作研究機構:新僑研究中心。中心致力于通過采取項目制運作,積極推動和開展新華僑華人尤其是福建籍新華僑華人的調查與研究。
2012年4月,由國務院僑辦批準設立國務院僑辦僑務理論研究福建基地在華大掛牌,基地旨在整合發揮中國僑務理論研究力量,推動華僑華人和僑務理論政策研究,促進國家、地方僑務工作實踐和高校、科研院所僑務理論研究。
八、掛靠機構
泰國研究所由華僑大學與泰國國家研究院合作共建,它成立于2011年4月,是直屬學校的科研機構,掛靠華僑華人研究院。泰國研究所致力于開展泰國政治、經濟、文化、外交和中泰關系研究,積極推動中泰人文和學術交流。
2013年5月,為了適應國家外交工作新形勢,服務國家外交戰略,充分發揮僑務公共外交資源和優勢,華僑大學設立僑務公共外交研究所,掛靠華僑華人研究院。現任所長由校長賈益民教授兼任。僑務公共外交研究所亦是國內首個以“僑務公共外交”命名的研究機構。
聯系方式
地址:中國 福建省 廈門市 集美區 集美大道668號
郵編:361021
電話:0592-6162101
傳真:0592-6162102
電子信箱:qyy@hqu.edu.cn
網址:http://hqhr.hq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