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師范大學創建于1950年10月,坐落在歷史文化名城濟南,秉承“尊賢尚功、奮發有為”的校園精神和“弘德明志、博學篤行”的校訓,自覺傳承創新齊魯文化,努力彰顯教師教育特色,目前已發展成為一所文理并重、學科齊全、治學嚴謹、基礎扎實的綜合性師范大學。2012年11月,學校被確定為山東省首批重點建設的應用基礎型特色名校。2014年3月,學校被批準為山東省和國家教育部共建高校。學校尊重教育規律和學生成長規律,著力培養學生服務國家、服務人民的社會責任感,勇于探索的創新精神和善于解決問題的實踐能力,促進學生全面成長。生物科學為國家首批一類特色專業。
生物學實驗教學中心依托的生命科學學院擁有生物學博士后科研流動站、生物學博士一級學科授權點和生態學碩士一級學科授權點,擁有逆境植物、動物抗性生物學和系統生物學三個省級重點實驗室,一個鹽生植物山東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有植物學和動物學兩個省級重點學科,植物與動物學進入全球大學和科研機構前1%。
山東師范大學生物學實驗教學中心是在生命科學學院教學實驗室的基礎上,將原來分散于體育、化學、教育、心理、地理和食品等專業的生物學實驗室進行整合,于2002年6月由學校正式組建,2002年9月負責起草了《山東省高等學校生物學實驗教學示范中心》的建設標準,2004年山東省教育廳批準進行省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建設,2005年10月通過驗收成為山東省首個省級生物學實驗教學示范中心。生物學實驗教學中心以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為目標,以實驗教學內容和方法的改革為動力,健全體制,加強實驗隊伍建設,建立了能力培養型實驗教學新體系,提高了實驗教學水平和創新人才的培養能力,有力促進了山東省高等學校的生物學實驗教學。
一、堅持以人為本、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促進學生知識、能力和綜合素質全面提高的教學理念
“生物學實驗教學中心”根據學校的人才培養定位和國家對生物學人才培養的要求,在學院“平臺招生、二次選拔、分段培養”人才培養模式下,堅持以學生為本,以學生綜合素質和創新能力為核心,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素質教育與能力培養相結合,培養基礎寬厚、道德高尚、綜合素質高、創新能力強的高水平生物學人才。
二、建立能力培養型全程式、多元化實驗教學新體系
實驗中心實行“全程式、多元化”實驗實踐教學新體系,以提高學生的實驗實踐技能和創新能力。該模式由實驗、開放實驗、仿真模擬、校內實訓、見習、實習、創新實踐、競賽、社會實踐、畢業論文(設計)十大板塊構成;每一板塊又包含多種實踐教學形式,不同類型、層次的實踐環節和內容,由低級到高級貫穿大學四年全過程。以實踐技能和創新能力培養為著眼點和落腳點,充分兼顧人才培養的點和面,突出強化學生的專業技能和創新能力培養。該體系獲得2014年山東省教學成果一等獎。
三、打破課程界限,建立功能性教學實驗室
打破課程界限,根據實驗的類型和要求,中心在分子水平、細胞水平、個體水平和群體水平四個平臺上建立了分層次、多模塊、相互銜接的功能性教學實驗室。
分子水平上的生化及分子生物學實驗室主要承擔生物化學實驗、分子生物學實驗。
細胞水平上的細胞學實驗室主要承擔細胞生物學實驗、遺傳學實驗、組織學實驗、生物顯微技術的實驗。
個體水平上的實驗室包括微生物學、植物生物學和動物生物學實驗室。微生物學實驗室主要承擔微生物的分類及生理的實驗,植物生物學實驗室主要承擔植物學和植物生理學的實驗,動物生物學實驗室主要承擔動物學和人體解剖與生理學的實驗。
群體水平上的生態學實驗室和環境工程實驗室主要承擔生態學實驗、生理生態學實驗和環境生物學實驗,主要實驗技術是生態調查與分析統計技術。
教學實驗室歸實驗教學中心統一管理,以實驗室的功能安排實驗課,徹底打破課程之間的條條框框,設備儀器統管共用,避免了重復,實現了資源共享、優勢互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