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過百年辦學的歷程,如何既傳承歷史,又聽從時代的呼喚?我們提出了“辦精品高中,促多元發展”這一新的理念、新的實踐:唯有“精品”才能不失通中本色,走向“多元”才能跟進教育的繁榮。
全校師生、各方同仁齊心協力、共同奮斗,一步步走向“學校精品”和“多元繁榮”的成熟,有效地促進了通中學子的健康成長。
“積健為雄,追求卓越”的學校風尚
學校風尚是彌漫、浸潤于學校各處的精神氣象,是引領全校的主流價值,是師生共同約定和勉勵的言行。早在1919年,教育先驅蔡元培先生為通中學子題詞“積健為雄”,成為通中學子為民族進步、國家富強積健修身、雄勢待發的群體精神。而今我們賦予其更豐富的內涵,不僅是健康的體魄,更是青年人奮發向上的意氣,美好健康的思想、靈魂。
穿越歷史,走向未來,通中人以“仰望星空,腳踏實地”的遠大理想和求實精神,詮釋著先賢和前輩的激勵與厚望,“積健為雄,追求卓越”成為師生共同傳感的學校風尚。
通中師生超越與創新的精神動力和內在涵養正是師生共同“追求卓越”。“追求卓越”是通中的一貫品格和風范,因而通中不乏歷代名師,歷屆校友中更不乏大科學家、文學家、藝術家、企業家、政治家,連同當代的諸多院士們……在學校的醒目之處鐫刻著“追求人品與學問同步卓越”。這不只是歷史的記憶,更是今天引領全校師生的人生價值。這一追求是無止境的,因而成為學校的品格和風尚。
這也正是支撐“精品”與“多元”的核心價值——以學生健康、卓越地發展為宗旨,并且正在不斷成為教育的實際行動,產生新的教育成果。
“激發潛能,以活見長”的辦學特色
追溯歷史,南通中學創辦人張謇先生親訂校訓“誠恒”,即“誠于做人,恒于學問”,確立了通中教育“立人治學”之起點和根本。從“誠恒”引申出的為人為業的先進性和模范性,就是以深厚的學養和廣博的知識占據一定的學術高地,以極大的愛心和精湛的技藝進入學生的心靈。通中歷代名師和優秀學子都從中汲取著豐富營養,并概括出耳熟能詳的通中教學特色,這就是“以人為本的教學思想,以實為要的教學態度,以導為主的教學方法,以活為長的教學風格。”
多年來,我們努力讓學校成為朝氣蓬勃、群星璀璨的成長空間,尊重每一位學生的個性,并且以積極靈動的活動觸發他們的真實感受和內心體驗。不斷豐富學校課程,使學生在設置科學、內容廣泛的課程中自主選擇,從而獲得主動、充分的發展。在弘揚中華文化傳統的同時,注意汲取國際課程的先進元素,培養學生尊重、敬畏自然與文明的態度,增強學生的社會責任感、民族自豪感和國際洞察力。在內涵如此廣闊的追尋人類精神文明的活動中,學習不再是唯考試、唯分數,課堂變得充滿生機與活力,學生的潛能被充分調動和激發,“教學相長,互動內化”成為常態,使得每個成長的個體都能“積極地學習,獨立地思考,自由地表達”。
“難忘教育,難忘課堂”的教育文化
通中鮮明的辦學特色鑄就了一個個“難忘課堂”,認知過程成為主導與主體的互動發展,學生在認知體驗和情感互動的學習中產生歷久彌新的主體省悟。許許多多的“難忘課堂”積淀成更為深層的課堂文化,它沒有固定的模式和套路,卻自然而然形成師生共同追求和實現的學習意境。
在學生的心目中,許多老師成為他們畢生難忘的教師。從2010年開始就先后有18位老師被評為“難忘教師”,成為通中教師的先進代表。在此基礎上,提煉、融合成整個學校的教育文化,創造了通中“難忘教育”。我們的親歷性德育實踐,重在感染、啟迪、激活心智,不是過去習慣性地局限于德育儀式、場景,單純注重營造氛圍,而是賦予“難忘教育”更為旺盛、持久的生命力,在德育活動的設計、組織和開展中,從學生發展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原發性著眼,不求轟轟烈烈,但求觸動心靈,使德育及其過程滲透在各項活動和細微之處,如同涓涓細流,持續不斷地滋潤學生的精神世界。
這就構成了學校“難忘教育,難忘課堂”的整體教育文化,它對學生的影響是無聲的,又是深刻、長遠的,體現出新型的師生關系、學校關系和文化關系,它既是平等的、融洽的,又是有序的、規則的。長期以來,我們的“難忘教育,難忘課堂”不僅受到全校師生的歡迎,也得到教育同行的認可和推崇。
校園是充滿靈動的地方,不僅是這里的每個人,即便是校園中的景物也都向學子們訴說著一種意韻,學校的歷史和風格是相互映照的。各個年代的校舍仍保留著原樣,作為校史館、博物館;樹木、花草大都有久遠的“校齡”,尤其是久于學校歷史的老楸樹挺拔、滄桑,見證著學校榮辱變遷,記錄的是學校文化的源頭和進程,它的歷史價值和教育意義絕非一座現代建筑所能比擬。師生走進其中,感受和汲取的是這所學校獨特的人文氣息和文化定力。對學校的歷史文化景觀、各種建筑載體,到校園一草一木,再到周邊的文化設施,學生不僅成為觀賞者、享受者,更成為愛護者、建設者,成為廣大師生的文化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