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俠,女,外交學院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
學習及工作簡歷:
自1989始,先后在北京語言學院外國文學語言系,外交學院外語系,法國普羅旺斯大學文學院,北京大學外語學院學習,分獲文學學士,文學碩士,語言教育學碩士,法語語言文學及比較文學雙博士學位。1996年任教外交學院,2004年評為副教授,1999-2002年在中國駐比利時使館暨駐歐盟使團工作期間被評為2000年度優秀公務員。2002-2004年間在職攻讀法國普羅旺斯大學語言教育學碩士,學位論文獲優秀等級,獲讀普羅旺斯大學博士學位資格。2005年考取北京大學法語語言文學博士研究生,并于同年獲法國政府聯合培養雙博士獎學金,2005-2009年間在職攻讀北京大學和法國普羅旺斯大學聯合培養雙博士學位,學位論文被評為優秀等級,由法國巴黎友豐出版社全文出版。2009年度獲外交學院年終考核優秀。外交學院第十屆學術委員會委員。2012年被評為教授。
(曾)講授課程:
本科:法語精讀;法語閱讀與寫作;法語筆譯;基礎法語; 法語綜合; 法語視聽說;法語泛讀;法語語音與句型等。
研究生:法語筆譯 (文學)
主要研究方向:法語語言與文學
科研成果簡介:
專著:L’Ecriture du Nouveau Roman : entre l’objectivité et la subjectivité – suivie d’une étude de réception et d’influence en Chine(法國新小說寫作: 主客觀之間 —— 及其在中國的接受和影響),39萬字,法國巴黎友豐出版社(EDITIONS YOUFENG),2010年12月。
譯著:《比利時法語》,51萬字,世界知識出版社,2010年11月。
《高粱紅了》,20萬字,新星出版社,2010年10月。
編著:法漢漢法翻譯訓練與解析(合編),14萬字,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7年8月。
法語TEF考試沖刺教程輔導用書(合編),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3年。
其它譯作:
《記憶的場所》(17萬字)2004中法文化年文獻資料。
《白宮的秘密》(5萬字)1998年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
《法國的社會保障體制》(6萬字)1997年中國社會科學院存檔資料。
論文24篇(其中國際學術期刊6篇,國內核心期刊12篇,普通期刊5篇,法國普羅旺斯大學優秀碩士學位論文1篇):
1、Trois approches de sensibilisation à la dimension culturelle pour l’enseignement-apprentissage du FLE,(法語教學中有利于文化接受的三個主題研究),Synergie Chine, n°6, 2011, (國際學術期刊)。
2、薩洛特《你不喜歡自己》的主體評析,《外國文學評論》,中國社會科學院,2011年第4期,核心期刊。
3、薩洛特作品中的語言學 — 一種向性真實的表達,《外國語文》,四川外院《外國語文》編輯部,2011年第1期,全國外語類核心期刊。
4、法國新小說與中國新試驗小說對新現實主義的共同理解, 《法國研究》,武漢大學出版社,2011年第1期,中國惟一專門研究法國問題的重要學術期刊。
5、薩洛特的多聲部 —— 意識崩裂所誕生的普遍主體,《外交學院2010年科學周論文集》,世界知識出版社,2011年9月。
6、從新小說到新自傳 — 真實與虛構之間, 《國外文學》,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年第1期, 全國中文類核心期刊。
7、Soi-même comme un autre – l’intersubjectivité dans l’œuvre de Nathalie Sarraute ( 自我如他人-娜塔莉·薩洛特作品中的主觀間性 ),Synergie Chine, n°5, 2010, (國際學術期刊)。
8、Instant présent dans Vous les entendez ?– La nouvelle réalité de Nathalie Sarraute (《您聽見了嗎》敘述話語的瞬時性 – 娜塔莉·薩洛特的新現實)Synergie Chine, n°4, 2009, (國際學術期刊)。
9、試析法國新小說敘述話語的自反性,北京師范大學文藝學研究中心《文化與詩學》,第七輯,北京大學出版社,核心CSSCI來源集刊,CJFD收錄期刊,2009.1;
10、 Le Nouveau Roman français en Chine – Itinéraire d’une réception(新小說在中國的接受歷程),Cahiers d’Histoire culturelle,n° Hors série, Université François Rabelais - Tours, 2009, (法國學術期刊)。
11、 Objectivité et subjectivité dans la traduction chinoise(中文翻譯中的主客觀因素探究),In-Traduções, UFSC (ISSN 2176-7904), Issue 2009\1,( 法國-巴西國際研討會論文集,巴西《翻譯》國際網絡學術期刊)。
12、 用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評析薩特存在主義的幾個基本觀點,《外交學院2008年科學周論文集》,世界知識出版社,2009年11月。
13、 Le chinois, langage idéographique et métaphorique, l’intersubjectivité dans l’image de la poésie chinoise (漢語的意向性及中國詩歌意境中的主觀間性) 法國普羅旺斯大學博士生院學報(網絡學術期刊),2008年第1期。
14、 敘述話語中的視點及敘述層次問題例析,外交評論,外交學院編輯部,2008年核心期刊增刊。
15、 關于基礎法語語法練習課程的幾點看法,外交評論,外交學院編輯部,2007年核心期刊增刊。
16、 法語教學中文化因素對語言學習的影響和作用,外交評論, 外交學院編輯部,2006年核心期刊增刊。
17、 文學及文字翻譯中的文化傳達,外交評論, 外交學院編輯部,2005年核心期刊增刊。
18、 法譯漢中法語某些時態的特殊語義表達, 外研社《法語學習》,2004年第2期。
19、 法英兩種語言的比較教學與研究,外交學院學報, 2003年第4期,核心期刊。
20、 歐盟一體化建設的新階段 —— 歐元正式流通, 外交學院學報, 2002年第1期,核心期刊。
21、 報刊閱讀選材應具備的幾個特征, 外交學院學報, 2001年第3期,核心期刊。
22、 《現代小說技巧初探》與法國新小說美學原則之比較, 《外交評論》,2013年增刊,核心期刊。
23、 Reflets 教材的語篇特征以及語篇教學法在教學實踐中的應用,外研社《法語學習》,2013年第4期。
24、 Dimension culturelle dans l’enseignement et l’apprentissage du FLE en Chine, ( 中國法語外語教、學中的文化層面之考慮),2004年9月,法國普羅旺斯大學碩士學位論文,被評為優秀等級。
主要學術活動:
1. 成功主持(聯合主持)國際學術研討會三次(工作語言法語):
外交學院法國與法語國家研究中心“尊重文化多樣性和構建和諧世界國際研討會”,2010年3月;
西安外國語大學“第二屆法國近現代及當代文學與翻譯國際研討會”,2009年4月;
西安外國語大學“第三屆法國近現代及當代文學與翻譯國際研討會”,2013年5月;
2. 應邀參加國際學術研討會七次(工作語言法語):
西安外國語大學“第三屆法國近現代及當代文學與翻譯國際研討會”,2013年5月;
上海世博會法語區“國際文學論壇”, 2010年6月;
外交學院法國與法語國家研究中心“尊重文化多樣性和構建和諧世界國際研討會”,2010年3月;
法國駐華使館文化處與廣東南海師范大學聯合舉辦的“法語教學與行動”國際研討會,2009年11月;
西安外國語大學“第二屆法國近現代及當代文學與翻譯國際研討會”,2009年4月;
普羅旺斯大學“譯不可譯 Traduire l’intraduisible”國際研討會,2007年12月;
普羅旺斯大學“翻譯自我,翻譯他人Traduire soi- même, traduire l’autre”國際研討會,2006年2月;
3. 主持學術講座9次(其中國際學者五次,工作語言法語;國內學者四次,工作語言中文):
社科院研究員,《世界文學》主編余中先 “當代法國文學中的女性寫作”,2013年5月;
自由比利時大學文學教授Fabrice Preyat“從十七、十八世紀的法語文學看兩性人的社會屬性及其發展”,2012年3月;
社科院研究員,《世界文學》主編余中先 “外國文學作品翻譯的幾點經驗教訓”,2011年11月;
著名法籍作家、翻譯家亞丁“亞丁的創業之路”,2010年11月;
社科院研究員,博士生導師郭宏安 “加繆的人格與作品”,2010年11月;
社科院研究員,著名詩人、翻譯家樹才“怎樣翻譯一首詩?”,2010年6月;
法國文學翻譯家Fortier-Masek女士“文學翻譯理論與實踐”,2010年6月;
比利時學者,社會活動家弗朗索瓦絲·瑪松(Françoise Masson)“走進比利時”,2010年5月;
法國著名漢學家,翻譯家杜特萊(Noël Dutrait)“中國當代文學在法國的譯介”,2009年4月。
4. 主講學術講座7次(外交學院、商務部聯合舉辦3次,商務部舉辦2次, 北京國際漢語學院舉辦1次,對外友協舉辦1次,普羅旺斯大學邀請1次。工作語言法語):
非洲友好人士培訓班講座:“中國的傳統文化與語言”,2012年3月;
非洲政府官員培訓班講座:“中國的傳統文化與語言”,2011年7月;
非洲政府官員培訓班講座:“中國的傳統文化與風俗禮儀”,2010年9月;
非洲大學教授培訓班講座:“漢語的魅力”,2009年11月;
非洲大學教授培訓班講座:“中國的傳統文化與風俗禮儀”,2009年11月;
非洲外交官培訓班講座:“中國的傳統文化與風俗禮儀”,2009年6月。
普羅旺斯大學“文學與修辭研討班”講座:“從北島的《雨夜》看詩歌修辭中的隱喻和關聯”,2005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