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干旱生境作物學重點實驗室——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于2010年2月經科技部批準組建。實驗室以西北干旱生境主要作物馬鈴薯、小麥、玉米、油菜、啤酒大麥、西甜瓜和中藥材等為研究對象,設干旱生境作物生物學基礎研究、干旱生境作物種質創新與品種改良和干旱生境作物生產系統調控和管理三個研究方向,通過作物生物學特性改良和重塑、作物適生境的人工創造、作物生產與要素關系的優化調控,實現抗旱節水、高產優質高效、綠色安全和環境友好的作物生產目標。
實驗室現有固定人員88人。其中,教授35人,副教授31人,講師、高級實驗員22人。下轄4個省級重點實驗室、4個省部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個省級2011協同創新中心和1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在隴東半濕潤易旱地區、隴中半干旱地區、河西干旱地區建有實驗研究基地8個。
“十二五”期間,實驗室在國際合作項目,國家“973”、“863”計劃、科技支撐計劃、自然科學基金和農業部公益性行業計劃專項、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甘肅省重大專項、科技支撐計劃、自然科學基金、省生物技術專項等60余項項目的支撐下,育成馬鈴薯、小麥、玉米、油菜和啤酒大麥新品種35個;研制成功禾豆間作、冬油菜接茬周年覆蓋生態保護性種植模式、禾豆輪作免耕保護性農作體系、秸稈帶狀覆蓋種植模式等高效生產模式12套;各類技術累積推廣超過2000萬畝,經濟社會、生態效益顯著。這些成果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一項,省部級科技獎一等獎6項、二等獎15項;獲得國家發明專利27項,地方技術標準38項;發表學術論文700余篇,SCI收錄64篇,出版專著35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