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末,就有教育思想家提出,50年間我們培養了不少合格人才,但也壓制了一些拔尖人才,不少有才華的學生被扼殺在搖籃里了,特別是那些奇才、偏才。一個原因,就是我們把全面發展與個性發展對立了起來。
近十幾年來,我國各大高校在拔尖創新人才培養方面持續發力,諸多高等教育領域的“拔尖計劃”應運而生,如北京大學的“元培學院”、清華大學的“清華學堂人才培養計劃”、浙江大學的“竺可楨學院”等等。那么,拔尖創新人才的培養應該是從大學才開始的嗎?答案是否定的。從教育科學的角度看,拔尖創新人才所必備的許多重要素質是在基礎教育時期培養和發展出來的,但這一點長期以來并未受到應有的重視。在初、高中階段,我們就應該積極探索培養拔尖創新人才的機制和模式,發現、孕育并系統培養人才苗子,建構一個符合人才成長規律并與高等教育接軌的完整教育鏈。
基于對教育現狀和國內外發展趨勢的考慮,國家在本世紀初出臺的《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中就明確提出,“形成各類人才輩出、拔尖創新人才不斷涌現的局面。推動普通高中多樣化發展,滿足不同潛質學生的發展需要,探索發現和培養創新人才的途徑”。
2017年,深圳中學與華為合作設立了“深圳中學—華為特殊人才獎學金”,在初高中階段發掘并資助那些在基礎科學領域有特殊專長的天才、偏才、怪才,進一步加強拔尖創新人才的培養,助力他們成長為國家棟梁之材。華為是我非常敬重的民族企業,任正非是我十分崇敬的企業家。關于“如何讓奇才、怪才一展所長”,他曾提出“歪瓜裂棗”理論:“棗是裂的最甜,瓜是歪的最甜,他們雖然不被大家看好,但我們從戰略眼光上看好這些人。”這正是他十分重視拔尖創新人才的表現。
總而言之,我們不能把高考視作唯一的“指揮棒”,要切實根據學生的需要和特長設計教育模式。其實我們倒過來分析同樣成立:如果我們的孩子在某一方面表現特別突出,難道未來會沒有好的發展嗎?我一直不贊成把“木桶理論”簡單地類比到人的身上,這樣的比喻只是一個猜想,而不是科學的命題;我們生活中很多“最短的板”并不是一個人生存所必需,因此沒必要花費本來就有限的時間統統補起來。現代社會非常需要我們在兼顧學生綜合素養的前提下,爭取把“長板”做長,這樣他們未來自然而然會在擅長的領域脫穎而出,從而最終有所成就。
2017年11月18日,在深圳中學建校七十周年之際,我們向社會正式宣告了新的辦學定位——建設中國特色的世界一流高中,以培養具有中華底蘊和國際視野的拔尖創新人才為己任,這正是深中對拔尖創新人才培養的責任與擔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