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防城港北倉村的一戶農家小院里,廣西職業技術學院思政課教師張寧珍正通過網絡在廣職院的教工群里售賣花生。不到一個小時的時間里,張老師就賣掉了170多斤花生,銷售業績堪稱喜人。可問題來了,這位來自廣職院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與研究部的思政課專任教師為何做起了農家小買賣?
時間回到2018年的暑假。7月20日那天,瓢潑大雨里,泥濘、濕滑的鄉村道路上,雨中一個影影綽綽的柔弱身影被漫天大雨所包圍。雨中,撐傘的人艱難地前行著,手中的雨傘成為了此刻天地間唯一的庇護。
這位雨中的趕路人就是廣職院思政課教師張寧珍。她利用暑假時間,專程前往防城港對五名家庭困難的廣職院學生開展走訪和幫扶工作。
談起自己為學生售賣其自家產花生的初衷時,張寧珍老師說:“到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家里走訪,幫助他們正確認識和理解國家對貧困學子的幫扶政策,是我們思政教師肩負的責任;而作為他們的老師,我理應盡我的能力幫助他們,170斤花生是我們教工們認購的,1360元的銷售款不僅是在經濟上給予了他們幫助,更是給予了他們心靈上的庇護和撫慰。”張老師就是這樣一個“寧”可苦自己也要好好“珍”愛學生的老師
張寧珍老師于1993年到校任教至今,先后主講了《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等6門課程。從教25年來,張寧珍老師深深感悟到一名思政課教師對大學生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正確形成所具有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一名思政課教師育人的真諦來自于自身。從樹立好自己的主體意識開始,從點滴做起,言行身教地引導學生們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堅定信仰者、積極傳播者、模范踐行者是思政教師最成功的教育。”
張寧珍老師以真摯的情懷、循循的教誨和堅定的責任感打動著一屆又一屆學子,在潛移默化中引領著他們成長的航程。2015級審計3班的劉紫瑜將張寧珍老師敬為自己“最好的人生導師”。(通訊員:鄧洪燕 張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