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為企業培養出大量優秀人才,被漢江集團授予“勞動模范”稱號;
她從教26年,桃李滿天下,英才遍神州;
她雖為高校一名副教授,卻經常帶著學生赴工地一線,跟很多企業工程師一起探討每一個技術細節;
她作為長江工程職業技術學院城市建設學院“卓越工程師培養計劃”的導師,為了指導學生完成企業委托的重大工程項目,面對國慶、中秋節連休8天的假日,她卻一天都不休息,就連晚上都堅守在產教融合工作室;
她跟學生說“我對你們24小時全天候開機”!
她,就是城市建設學院建筑智能工程技術研究室主任——王桂蘭副教授。
相比“王主任”、“王教授”,學生更喜歡稱呼王桂蘭“王老師”或者“蘭蘭姐”,因為這是學生對她更親切的稱呼。王桂蘭面對整個專業三個年級幾百人的學生隊伍,她均能清楚地叫出每一位同學的名字,因為她25年如一日的忠于黨的教育事業,熱愛自己的學生,關注學生的思想,她善于與學生溝通,對學生有一顆真誠的心,所以深受學生歡迎。她經常利用雙休日與節假日指導學生學習,帶領學生開展課題的研究,提高學生的職業能力。
作為專業研究室主任,她深知,要想建設一個高水平的專業,首先必須要培養一支高水平、結構合理、充滿活力的師資隊伍。她嚴把教學關,帶領專業團隊開展各種教研活動,努力提高教師的教學、科研水平。她還通過組織教師開展課件的評比、講課比賽、信息化教學大賽等形式不斷提高教師教學能力;帶領、鼓勵專業團隊教師申報各類科研課題,不斷提高專業團隊的科研水平;她認真落實學校關于實施青年教師導師制的制度,使老少教師互結對,使年輕教師參與老教師的科研與教學之中,加快了年輕教師培養的速度。她特別關心青年教師的生活與專業學習,陪著青年教師走過剛上班的稚嫩,帶領青年教師在專業教學上走向成熟。有年輕教師這樣評價她:“王桂蘭作為建筑智能行業的專家、作為研究室主任,她都每天這么努力鉆研,我怎好意思松懈?”
王桂蘭經常說:天天只捧著教材、站站講臺,那是教不好書的,必須要有國際視野、與企業深度合作、產教深度融合。為了更好地了解發達國家的職業教育,她親赴澳大利亞考察學習,回國后很快能把所學結合本專業的實際大刀闊斧地提出專業改革方案;為了落實國家產教融合政策,她經常深入企業和工地一線,給學生創造了一大批優質實習、就業企業,她的學生工作上崗后態度端正,沖勁大,很快就能成為項目負責人,一大批學生考取了國家注冊的執業資格證書,成為了消防、安防、建筑智能設備行業的佼佼者。
王桂蘭老師如醉如癡地愛著她的教育事業、愛著她的學生,把全部心血都拋灑在教書育人上。有一次,有名學生老是不愛上課,經過與學生反復的溝通談心,她了解到學生的父親因為生意上的事遇到了重大挫折,導致他根本沒心思學習,王桂蘭老師耐心引導他、鼓勵他,還幫他安排了一家優秀的企業實習、工作,這位學生有了一個良好的工作后,找到了自己的目標,心態得到了很大的轉變,逐步解開了心結,這位學生多年來還經常打電話給王桂蘭老師表達感謝。有人問王桂蘭老師:“你付出了那么多心血,不求任何回報,值得嗎?”王老師經常回復的一句話就是:作為老師,你多給學生一份溫暖,學生就會回報你整個春天!
王桂蘭每年承擔著五百多學時的教學工作量,因為理論和實踐經驗都很豐富,她的課堂成為了學生享受知識盛典的課堂。她還堅持在課余時間帶著學生參加全國技能大賽,全國技能大賽作為教育部主辦的全國最高規格的技能大賽,被譽為職業教育的“全國運動會”,這里來的競賽選手,都是全國各高職院校最優秀的學生,要想勝出,難度非同一般。她放棄了雙休日與各類節假日,全身心地投入到集訓指導上,每天守候在競賽集訓基地,耐心細致地指導學生,有些學生在這種高強度的集訓下,有時有想放棄的念頭,她從心理上給予鼓勵,在操作上給予一個問題一個問題地解決,做到不急不躁,踏踏實實,有計劃地開展工作。上午幾個小時地接線,下午幾個小時調試,一天又一天,有時候即使生病了也在堅守崗位,這種高強度的集訓磨練了競賽指導教師團隊與學生團隊的意志。功夫不負有心人,她指導的學生,在全國職業技能競賽上脫穎而出,代表湖北省獲得了全國三等獎,為學校和湖北省掙得了榮譽。
一份春華,一份秋實,王桂蘭同志在教書育人的道路上付出的是汗水,然而收獲的卻是那一份份充實,那沉甸甸的師生情。用心去教誨學生,用真情去培育學生,王桂蘭無愧于心,在教育事業上踏出人生亮麗的軌跡!真正做到了無悔于黨的教育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