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紅藍,碩士研究生,中共黨員,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2016年9月進入長沙環境保護職業技術學院環境監測系工作,現任輔導員,團總支副書記,學生黨支部書記。2016年:在湖南省新進輔導員培訓班上獲“優秀學員”稱號;學院“第六屆輔導員技能大賽”中獲個人三等獎、團體一等獎;學院“五四表彰”中獲2016年度“優秀團員”稱號。2017年:榮獲學院首屆《優秀成長輔導案例》評比一等獎;學院“第七屆輔導員技能大賽”團體一等獎;榮獲2017年度“優秀輔導員”稱號;被評為2017年度“優秀工作者”。2018年:榮獲學院“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微黨課比賽二等獎,省廳“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微黨課比賽三等獎。
擔任輔導員兩年多來,她深刻地意識到自己既是老師,又勝似知心姐姐。作為離學生最近的一群人,她始終相信學生工作無小事,始終堅持用真心去關愛學生,用真愛去溫暖學生,用真誠去感動學生。
德育為先,做正能量的“傳播人”
“育人為本,德育為先”,她一直堅信要想培養出合格的大學生,就必須牢牢掌握他們思想教育的主導權、主動權,多多傳播正能量。2016年9月,她忐忑又興奮地接手了257個可愛的孩子,從最開始的“黃老師”到現在的“知心藍姐”,她和他們的感情在朝夕相處中變得密不可分。記得軍訓時,她擔心他們適應不了大學的生活,大半個月里幾乎全程陪同他們訓練,白天在各個連隊之間游走,默默記下一張張笑臉、一個個名字,晚上穿梭在不同的寢室,只為了問問他們“來自哪里”“吃得習不習慣”。后來,這份甜蜜的負擔給她帶來了意外的驚喜,在2016年底學院組織的“輔導員技能大賽”中,她幾乎沒費什么力氣就通過了初試,因為初試主要考驗的是輔導員對學生的熟識程度。
2017年開學,系里為大一新生組織了一次班級友誼籃球賽,因為專業性質,她所帶班級學生中男生較少,有的班反映連球隊都組不起來。為了培養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增強團隊精神,她下到每個班對那些有身高優勢或有體育特長的男生挨個進行動員,動之以情、曉之以理,軟磨硬泡下七個班成功組建了七支參賽隊伍。為了提高運動員的積極性,她帶領每個班的班委設計班徽,定制班服,還要求每個班組建不少于5人的啦啦隊。讓她印象最深地是,在一場比賽中班級比分落后,場外的啦啦隊也因為扭捏遲遲喊不出口號,眼看運動員們斗志低迷幾乎要放棄比賽,她只能硬著頭皮開始加油,一開始偌大的球場只有她一個人在吶喊,場面是既尷尬又冷清,慢慢她的行為感染到了其他人,他們陸續加入到她的行列中,甚至很多路過的學生也被她們吸引駐足觀看比賽。
兩年多來,她跟學生談心談話的次數早已無法計算,他們有的是因為違紀被她批評處分,她會不厭其煩地告訴他們成年人要為自己的行為承擔后果,但不要沉溺在已經發生的事上無法自拔;有的是遇到了挫折和困難,難以釋懷,她會告訴他們勇敢向前看,若志在遠方,又何懼風雨兼程;還有的是沒有奮斗的目標和方向,迷失在重復單調的生活里,她會引導他們從自身興趣愛好出發,把愛好變成習慣,把習慣變成目標,珍惜他們最美好的三年青春時光……
潤物無聲,做亦師亦友的“知心人”
如今的大學生早已不再適應說教式、鎮壓式的管教,他們大多思想前衛、個性張揚,做事有自己的主張。所以,她學會了與他們做“朋友”,會利用各類網絡平臺關注他們的動向,與他們交流溝通,會在他們的qq空間、微信朋友圈里點贊、評論,用的是他們喜聞樂見的網絡語言。她還特別建立了一個微博叫“戴眼鏡的藍姐”,定期發送一些學生們感興趣的內容,比如:“最美校園”“又是一年畢業季”“想對你們說的話”等等,把大道理包裝成新形式推送出去。
當然,輔導員的工作也不是一帆風順的,有時候背后的付出遠比表面的光鮮讓人感觸。她剛當輔導員不久,就體驗了一回“午夜驚魂”,一個月內3次在半夜兩點接到學生電話,突發急病或者醉酒需要送醫,還沒完全清醒的她生平第一次坐上了救護車,第一次簽下了病重通知單。到了醫院掛號、檢查、安置完學生后,她還要一邊等結果一邊聯系家長,有時候還要面對不了解情況的家長帶來的戒備和質詢。還有一次,她的一名西藏籍學生連續幾天高燒不退,送到醫院后被診斷為重度“肺結核”,可是因為家境貧寒且路途遙遠,家人無法前來陪護,也無力支付高額的醫療費用。她一邊報告學院領導商量解決方案,一邊號召學生組織募捐,近20天的時間里,她每天在學校和醫院間穿梭,了解學生的最新病情,給他送去一些生活用品。每當她戴著口罩走在結核病區的走廊里時,內心也會害怕和不安,但是看看骨瘦如柴、虛弱無力的學生,她只能咬牙堅持。
有人說,老師是園丁,總在澆灌和培養學生。她說,老師是朋友,總在學生最需要的時候挺身而出,為他們遮蔽風雨,迎接暖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