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怎樣理解教師這個職業的?
“教師”——何以為“教”?何以為“師”?
三人行,必有我師,尚有不善者需改之;古有圣賢,年致七十方從心所欲不逾矩,況乎我輩又何為?“教”必有言?非也,行乎善甚于言導;師必有德?定如是!
上面這段對教師的理解,來自教務處干事紀曉毳,一位80后女教師。學生們很喜歡這位姐姐一樣的老師,很多不曾對其他人說的心理話都愿意同她講。與同學鬧矛盾了,找她安慰;家里弟弟不愛學習,請她支招;學習、生活有困難,向她求助……她的課堂輕松、幽默、貼近生活又道理深刻,甚至有的同學評價說“紀老師的課是我上的唯一不睡覺、不玩手機的課,我每堂課都認認真真的聽,如果我從前遇到的老師都像她這樣,我也能愛上學習……”。
紀曉毳,是家中第三代的小“紀老師”,從小就愛組織鄰居家的小朋友玩“老師上課的游戲”。爺爺一眼就看出了她是塊教書的好料子。2008年她走進了師范院校的大門。大學四年,她連年獲得學校舉辦的講課大賽的一等獎,畢業實習答辯講課滿分畢業。研究生復試面試時,評委老師評價說“這孩子的教學可能是遺傳吧”。2013年8月,正值研究生二年級的她,帶著自己畢業論文的研究課題,以一名特崗教師的身份來到了白城市嶺下鎮小學,一干就是三年半的時間。她連年代表學校參加白城市的講課比賽,連年取得一等獎的好成績,是洮北區最年輕的骨干教師。市里的教研員得知她剛剛參加工作,不禁感嘆“我還以為是工作多年的老教師,這或許就是天賦吧!” 天賦?遺傳?或許吧,她說如果自己的教學源自遺傳,那她的教育夢想就是刻進DNA里的夢想,至死不渝。
2016年12月底,做好學生的返校工作,站好了最后一班崗,在同期所有特崗教師都接受編制安排的時候,她,辭職了!“她瘋了吧!特崗老師在農村工作三年,為的啥呀?不就是編制嗎!現在落編了,她辭職了?!”“這三年她吃在單位,住在單位,每天夜里都十一點鐘了,整個學校只有她的班級里燈還亮著……”她說最初報考特崗教師是因為我想了解農村的教育實際,找到改變的突破點。現在這里的任務完成了,就要進行下一步,一刻也不能耽擱。只有越是接近頂層設計,才越能輻射更多的人群。
2017年1月,紀曉毳到白城醫學高等專科學校教務處報道。當時正值教務處大變革時期,只有她一個干事,還是新手。她又開啟了以校為家的工作模式,跟著領導們各種加班。工作日加班加點,周末不休,寒暑假亦是忙碌,她的頭腦中,也早已沒有了假期的概念。偶爾有一天休息,她反倒無所適從。她來到教務處第二個學期開學時,同辦公室的同事下鄉兩周,只剩下她一個人,辦公室里排滿了等她解決問題的老師。她回憶說,她其實很感激那段時間,最忙,也成長最快。那種沒有時間吃午飯,叫個外賣飯包,吃完接著干活的日子,她很受用。教務處一直處在活多人少的狀態,所有人目標一致,精誠合作,齊發力,雖然忙碌,卻很快樂。她常打趣說“在我們部門,處長都當干事使”,夏日炎炎臨近期末,處長領著教務處全體成員中午不休息,加班加點手動釘試卷;女生都當漢子使,她在文印室換墨、制版、印刷、抬卷紙,一站就是一天,就連印刷機壞了,她都能修,因為等廠家來維修,時間根本來不及,必須學會自己動手。教務系統的操作沒有專人培訓,她就自己琢磨,研究,請教信息化中心的老師,維持系統的日常工作。
2018年夏天,她身懷有孕卻忙碌異常。5月,校工會舉辦迎60周年校慶的演講比賽,她堅持上臺演講,并代表學校參加市里的比賽,獲得銅獎。她說這是對腹中寶寶最好的愛國主義教育。6月,她參加學校教職工粉筆字大賽,榮獲一等獎。校長為她頒獎時說她“不愧是師范院校畢業的。”這句肯定讓她松了一口氣——沒給師范生丟臉。8月,她終于趕在預產期前完成了學校的成績管理工作,可以安心休產假了。10月,她回歸課堂。一邊休產假,一邊上課,一邊繼續教務處少量的工作。在她心里,老師不能離開課堂,不能離開學生,時代進步太快了,耽擱一年,就可能把握不住學生的變化,教育也就偏了方向。
2019年,學校管理體制改革,她有幸加入“三改兩創”辦公室,有更多的機會旁聽學校改革的會議,可以學習到更多的東西,同時也面臨著更大的挑戰,她的心中更加篤定,越發不肯放松。如今,又是一年期末時,同事間提及暑假,她笑不做聲,似與她無關,因為在她心里,實現夢想的道路上,沒有假期,“我,才剛上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