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相信所有的語文教師都有這樣的教學愿景:講一篇,學生就能讀懂三篇,所謂“舉一反三”;教一種讀書法,學生就能領悟到十種讀書法,所謂“聞一知十”。學生如能由此知彼、善于類推,教師就能從繁重的教學工作中脫離出來。
然而這樣的愿景總是遲遲難以實現。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有一條是肯定的,這就是在語文課堂上,我們可能沒太注意教會學生自我讀書——教師總以為自己講明白了,學生就學會了。其實不然。我們需要用一篇一篇的課文作為例子,細致地教,甚至是手把手地教,讓教材確實起到一個例子的作用,讓學生確實從這個例子中獲得經驗和方法。讀整本書也是如此,要帶著學生一起讀、一起思、一起考問、一起總結,既是相伴,也作良師。換一句話說,就是要引導學生在自我讀書上,下一番苦功夫。如此,那個美好的愿景或許就能實現。
其實這些道理,葉圣陶很早就說過。1978年3月,葉圣陶在中國社科院語言研究所的語言學科規劃座談會上說,“說到如何看待‘講’,我有個朦朧的想法。教師教任何功課(不限于語文),‘講’都是為了達到用不著‘講’,換個說法,‘教’都是為了達到用不著‘教’。怎么叫用不著‘講’用不著‘教’呢?學生入了門了,上了路了,他們能在繁復的事事物物之間自己探索,獨立實踐,解決問題了,豈不是就用不著給‘講’給‘教’了嗎?這是多么好的境界啊!”然而葉圣陶在40年前描繪的語文教學藍圖,直到今天仍然沒有實現,這其間的教學得失值得我們深長思之。
今天這個時代,相較于葉圣陶那個時代,讀書量和信息量不知道翻了多少倍,但下功夫鉆研讀書法,下功夫鉆研例子的作用,可能并沒有很好地跟上形勢的發展和學生的需求,這就顯得我們的教學有些脫節,有些被動,甚至勞而無功。看來,在引導學生讀書的問題上,的確需要下一番苦功夫了,這不僅僅是課程改革、語文課標的要求,也是新時代的必然要求和語文教學規律的深切呼喚。下面我以阿來的《一滴水經過麗江》這篇文章作為例子,來說明如何引導學生學會自我讀書。
《一滴水經過麗江》原發《課堂內外》“行走族”欄目,教材編者將其收入到“部編本”八年級下冊第五單元,這個單元都是“游記”作品,那么什么是游記?這個概念需要明確,這是第一個教學內容。
這篇文章別具一格,它巧妙地以一滴水作為切入點,這一滴水既是全文的行文線索,也是麗江自然風光、歷史沿革和人文風貌的見證者。這一滴水從冰雪融化開始,走過麗江壩,過草甸,落入落水洞,從黑龍潭醒來,順著玉河來到四方街。這一滴水從水車上滴落,從中河進入四方街:它先是來到一些店鋪,然后深入麗江人的庭院,它目睹了麗江人的愜意生活。最后它又回到水流中,流出古城,匯入金沙江。毫無疑問,對文章行蹤的梳理,了解麗江古城的變遷和風土人情,感受麗江人民的幸福生活,體驗作者對麗江的深厚感情,這是我們閱讀的重點,這是第二個教學內容。
需要提醒的是,這樣的構思頗值得玩味。文章以小見大,舉重若輕,輕盈空靈。討論這個構思應該是第三個教學內容。這個內容既跟閱讀相關,也跟寫作相關,所以這節課有讀寫結合的內容。
阿來是一個非常成熟的作家,也是一個實力派作家,還是一個藏族作家,他曾經以《塵埃落定》獲得茅盾文學獎,又以《蘑菇圈》獲得郁達夫中篇小說獎。他的文字精美,表達流暢,字里行間躍動著作家的情感深流。這些特點在《一滴水經過麗江》中十分突出,這應該成為第四個教學內容。
基于上述分析,我們就該明白,要引導學生自讀好一篇課文,教師首先要下一番功夫鉆研課文,要力爭在課文中多有“發現”。只有這樣,你才好圈定教學內容。
本篇散文是一篇自讀課文,自讀就應該在教師組織下由學生自學,教師加以適當點撥指導即可。這就需要做好設計,既不能放羊不管,也不能一點點地喂飯。基于上述原則,我認為教師要注意做好以下設計工作:
引導學生畫出一滴水的行蹤,梳理文章描寫的內容,深情朗讀相關段落,感受作者對麗江的深厚感情,這是本次授課的重點;鑒賞本篇散文巧妙的構思,學習這種以小見大、舉重若輕的寫法,這是本次授課的難點;明確本篇散文的屬性,即游記散文,討論游記散文的特點。結合本文的構思,進一步討論游記散文的創新寫法,這應是本次授課的一個亮點,這是基于這篇文章的特點決定的。
本篇散文的教學,既可安排小組討論,也可安排獨立閱讀,但演排是一定要有的。就是請幾個學生上講臺,在黑板上畫出一滴水的行蹤圖,然后在此基礎上,組織學生改改、讀讀、講講、寫寫,我相信這樣就能很好地完成本篇課文的教學任務,而且能舉一反三,收到比較好的效果。這提醒我們,引導學生讀書,要注意把學生帶到“讀書活動”中去,讓學生在“活動”中學會讀、學會寫、學會思。(作者:何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