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在思考“語文深度學習”這一問題。在我看來,走向深度學習離不開教師對學習活動的優化設計,不要因知識的難易而忽視教學設計或減少教學環節;對學生來說,則是要對知識的把握理解深刻到位,能靈活運用語文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在一次應用文寫作練習中,我問學生是否會演講稿的格式,有些學生表示會,有些學生表示不會。于是,我先口頭強調演講稿的形式:開頭稱呼頂格寫;另起一行空兩格,緊跟問候語;之后眉目清晰來正文;禮貌周全結束語“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為了加深印象,我又投影展示了一篇演講稿范文,大部分學生紛紛表示已經清楚。
沒過幾天的模擬考試,其中一個內容是根據要求寫一篇演講稿。我自信地認為學生不會再出問題。沒想到考試結束,我發現全班54名學生,僅演講稿格式出錯的就達22人:有的缺稱呼,有的不空格,有的忘了結束語……然后,我把出錯的學生一一找來,更正其不同的錯,又再次強調演講稿的格式。幾天后,二次模擬仍然是演講稿寫作。我迫不及待地把作文先看了一下,不無遺憾地發現,全班仍有4名學生在演講稿格式方面出了差錯。
無獨有偶,這次考試第14題的選項涉及曾經講過的一個知識點——以景結情,仍有24名學生出錯。考前,有學生問“以景結情是怎么回事”?我給予了詳盡解釋:以景結情是古詩文結尾時常用的一種技巧,往往是在議論或抒情過程中戛然而止而轉為寫景,用景物來傳達、暗示作者的感情與寄托,讓讀者馳騁想象,體味意境,使詩文含蓄蘊藉、意猶未盡、耐人尋味。比如,王昌齡《從軍行七首》中的“高高秋月照長城”之句,前三句敘事抒情,這一句寫景,以景作結,寓情于景,創造意境,含蓄無限。學生雖然當時說明白了,但考試就是最好的試金石,是深度學習還是淺層學習,一考便知。
出現上述情況的原因是什么?作為教師,潛意識里也許覺得這個知識點很簡單,以為隨便一講學生就能接受理解。作為學生,看到老師有些隨意對待,潛意識里也認為這個知識點比較容易。因此在學習時注意力就沒有那么集中,導致印象不深刻,所以簡單的問題出差錯就不難理解了。如果教師和學生都有深度學習的意識,教師多費點心思,精心設計學習過程與環節;學生全力以赴,加深學習印象,也許我們就能達到“多快好省”的目的。
為了更好地改進,就“以景結情”這個知識點,我作了如下教學設計:
首先,明確學習目標,掌握“以景結情”的寫作手法。其次,為了讓學生完成學習目標,為學生安排一系列的學習任務:任務一,閱讀幾首以景結情的古詩詞,賞析其結尾句,寫了怎樣的景?抒發了怎樣的情?景與情具有怎樣的關系?任務二,根據任務一的學習體會,用你自己的話給“以景結情”下一個定義。任務三,揣摩下列詩詞的結尾句,找出以景結情的句子。任務四,運用“以景結情”的手法,寫一首古體詩或短小現代詩,當堂完成并在同學之間交流展示。
這就是“目標導引+任務驅動”下的語文深度學習典型案例。所謂目標導引,是指教師為學生的學習確定具體而明確的目標,將目標作為學生學習的導引;所謂任務驅動,是指為達成學習目標,教師為學生精心設計的一系列學習活動,所有的學習任務都為了完成學習目標而設定,都由學生來完成。這樣的深度學習,教師從不同角度、不同層面精心設計學習任務,讓學生充分動手、動嘴,最大限度地體現學生的主體性,真正將“講”堂變為“學”堂。(作者:褚春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