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燕,女,漢族,中共黨員,1990年8月生,講師,2014年畢業于湖南大學,獲MTI口譯碩士學位。廣州商學院外國語學院專任教師,主授聽說譯課程,曾參與英語專四、專八培訓和組織工作,曾兩次榮獲園區“優秀教學獎”和畢業論文“優秀指導教師”,2016年榮獲第六屆“圖書館杯廣東全民英語口語大賽”優秀指導老師獎,2020年5月獲廣州商學院“網絡優秀教師”稱號。她主動擔任學院教工第一黨支部書記,以身作則,任勞任怨,多次獲得“優秀共產黨員”和“優秀結對子教師”稱號。入職六年來,李海燕老師堅持以教改項目為抓手,以師生互動為途徑,以教學質量為目標,逐漸形成了自己獨特的外語課堂教學模式。
以教改項目為抓手,深化課堂教學改革認識
2019年秋,李海燕老師與同組的林運珍老師、郭伊蕓老師一起開展了“語音匯演”和 “語音助教”兩個教學項目。“語音匯演項目”通過改革課程考核方式,將語音匯演納入聽力課語音模塊評價體系,以達到提高語音教學質量和教學趣味性,提高語音考核的準確性,動態考查學生的語音學習情況等目的;“語音助教”項目從外國語學院2016級精選了33名優秀學生擔任2019級學生的語音助教,有計劃、有組織地開展各種語音訓練活動,以此順利推進兩個項目落地,并取得了優秀的成效。以項目引導的教學模式將教學目標明確化、教學步驟流程化、教學資源共享化、教學效果透明化,是一次深化課堂教學改革的有益嘗試。
2020年初,疫情肆虐,學校組織全體師生開展在線教學工作,李海燕老師和同組袁楚娜教師一起迅速地制定了為期十六周的“視頻字幕聽寫項目”和“聽力信息分辨項目”,將一周課程細化為四個環節,任務設置清晰,環環相扣,該項目以教材和英語專四聽力中的考點為導向,將輸入和輸出相結合,教師指導與自主學習相結合,線上討論和線下學習結合,同時兼顧了疫情當前學生無課本,網絡參差等現實問題,有效降低了學生在線教學的焦慮,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為學生發展思辨能力打下了基礎,這一教學改革得到學院和學校的認可,李海燕老師也因此獲得2020年廣州商學院“網絡優秀教師”稱號,并被推薦參選廣東省本科高校在線開放課程指導委員會組織的第三批疫情階段在線教學優秀案例。
以師生互動為途徑,強化課堂教學改革措施
李海燕老師在教學中注重跟學生的溝通和互動,這種互動不僅體現在課堂上,而且還在課外。信任她的女同學們會約她在學校田徑場上訴說自己的心事、生活的煩惱、就業的壓力、對未來的迷茫,同學們親切地稱她為“Abby”。每個學期李海燕老師都會為結對子班級組織“師兄師姐分享會”,邀請高年級或者已經畢業的師兄師姐為結對子班級做講座,分享大學和職場成長歷程,讓學生們能夠從過來人的經歷中得到啟發,提前規劃,少走彎路;同時也充分利用校友資源,為在校學生提供多渠道的實習和學習資源。李海燕老師不僅嚴于治學,而且關心學生的身體和心理健康,常常會噓寒問暖,鼓勵他們多多運動。此外,她在課余時間喜歡讀外刊,有時也會在線上組織非正式的沙龍,比如為幫助學生更好備戰寫作比賽,她在釘釘上發起“Abby帶你讀外刊”活動,非常受學生歡迎。
李海燕老師認為,師生間的良性互動能使教學相長。師生間的互動不僅是思想的碰撞,更是情感的交流。教學的主體,不管是教師還是學生,歸根結底是人,情感的交流能夠激發學生學習的動力,能創造一種更為積極的向心力,同時能夠為師者傳道受業解惑開闊渠道。
以教學質量為目標,優化課堂教學改革成果
培養學生思辨能力是所有學科所有課程的共同目的。在課堂上,李海燕老師經常借用聽力素材或口譯素材引發學生對于一些重大國際社會熱點問題的思考和討論,以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辯證唯物主義世界觀,成為一個真正有責任心,有愛國情懷的中國公民。
聽力教學的最大優勢是資源豐富,如何篩選海量資源為聽力課堂服務并非易事,但對李海燕老師而言,卻是信手拈來。她會在“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當天結合“安全教育日”的英文介紹和當周的聽力教學內容——聽寫中的標點符號,要求學生進行聽寫并展開討論,也會結合中國航天新成就帶領學生聽取國際空間站的英文講座以及要求學生收集和分析中外航天成就,提高學生的聽力能力,信息收集、分析能力以及跨文化交際能力。“時事+外語課堂”的教學模式,極大地拓展了學生的國際視野,提高了學生的思辨能力,2013級的何同學每每暢聊廣商的學習生活,總是提起李海燕老師在聽力教學中運用的關于中國援助非洲國家抗疫埃博拉病毒CCTV News新聞素材,這一段新聞最后被她引用在了2015年一次省級寫作大賽的陳述環節,贏得了觀眾的陣陣掌聲,那一年何同學在廣東省110所高等院校的1000多名學生脫穎而出,摘得了特等獎的桂冠。
從思想到行動貫徹落實“六位一體”,持續推進教育教學改革是我校教學工作的重中之重,李海燕老師以一顆永遠年輕的心,在外語課堂教學改革的道路上不斷地嘗試、勇敢地前行,努力地做一個為師有溫度、教學有亮度的探索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