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在學習與成長的過程中,難免會“犯錯”,這是一種正常的教育現象,正是這些問題或者錯誤,讓學生擴大已知面,使學生在糾正錯誤的過程中明白道理、學到知識,不斷成長和進步。對教師來說,如何正確對待學生的錯誤非常重要,這能充分體現一個教師的經驗與智慧。
從教育層面,對待學生日常行為規范或者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錯誤,我覺得首先要分清“錯誤”的性質,或者換句話說,要分析出現某種問題和沖突,是不是真的是學生的“錯”。學生違反紀律規定通常有兩種情形:一種是學生的日常行為習慣與學校的規定不符導致的,特別是在幼升小、小升初、初升高的銜接轉換期,學生對新的環境、新的學習階段、新的制度與規則有一個調整和適應的過程,對于自制力有限的學生而言,難免會出現違反學校紀律規定的情況。嚴格來說,這不是真正的錯誤。因為學校的某些規定,未必充分考慮到了青少年身心發展的特點和規律,可能方便了管理卻壓抑了學生的天性。對學生的這類“錯”,教師要寬容、理解,采取過于嚴厲的懲戒措施可能會對學生身心健康造成傷害。另一種情形,確實有少數學生道德品質有問題,“三觀”不正,行為存在主觀故意或惡意,如欺凌同學、破壞公物、打架斗毆,甚至做出一些違法犯罪的事情,對此絕不能放任縱容,必須依規實施必要的懲戒,要讓他們明白,每個人都需要為自己的行為付出代價。
不管是哪種性質的錯誤,教師都有責任對學生進行教育。我們常講教師要踐行學科德育、學科育人理念,這不只是要求通過學科的內容來進行價值觀教育,在課堂上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學習習慣和規則意識,本身就是學科德育的應有之義。教師在教育時應曉之以理,講清楚為什么,不要強令學生服從,要讓學生發自內心地“不想”犯錯而不是“不敢”犯錯。
從教學層面,如何對待學生在課堂或課后學習過程中出現的錯誤,更體現了一個教師的經驗,甚至可以說,是判斷一個教師是否優秀的重要指標。在教學過程中,學生出現各種錯誤是很正常的,學生出錯并不代表教師沒有教好,相反,如果沒有一個學生出錯或存在疑惑,反而說明教學有問題——可能教學目標或難度設置過低,難以區分學生的水平和層次。
課堂是預設與生成的結合,不一定會按照教師預設的軌道進行,達到教師預想的效果。學生回答問題或做題時出現錯誤特別是一些典型性的錯誤,正暴露了學生理解的誤區或教師教學上的盲區,有經驗的教師往往會抓住契機,順藤摸瓜,找到出錯的根源,引導學生走出思維誤區,同時調整改進自己的教學。即使有些學生學習成績比較差,回答問題老踩不到點上,教師也不要急躁,應以鼓勵為主,此時應該“就事論事”,切忌由具體一個問題上升到對學生的總體評價,比如說“你總是……”更不能挖苦諷刺,傷害學生自尊,因為這樣一次被打擊、羞辱的經歷,可能會讓學生從此對某一學科的學習失去信心或興趣。這樣的例子我們見過很多。
在目前的考評方式中,為了便于閱卷評分、把握評分尺度,高考、中考試題都有標準答案,這種考試評價方式不太科學,但卻是當前現實條件下相對合理的選擇。有些教師在日常教學中也處處以“標準答案”為中心,凡是和“標準答案”不同的,均視為錯誤或“異類”,這對于培養學生的高階思維和創新能力是非常不利的。中小學日常教學應增強開放性,打破唯一答案、“標準答案”的禁錮,鼓勵學生與眾不同,鼓勵學生多角度思考、大膽試錯。教師即使明知學生某種思路是錯的,也不要粗暴打斷,不妨先讓學生說說自己的理由,然后再去分析錯在哪里,這樣才能真正拉直學生心中的問號。
清華附中建有“高研實驗室”,對某些科技課題有興趣的學生均可報名參加,在教師的指導下盡情“折騰”。我們從不以成敗論英雄,可能某個學生折騰一年的結果只是發現“此路不通”,但不要認為他一無所獲,因為在研究過程中會遇到許多挫折,他需要向別人請教、向書本學習,在探索過程中學會了如何思考和研究問題,學會了一次次面對失敗而不放棄。培根說“失敗是成功之母”,意義或許就在于此。
總之,教師要分清各種“錯誤”的性質,認識到“錯誤”對學生知識學習和能力培養的積極意義和重要作用,從而把學生的錯誤當成教育的契機、教學的資源。有了正確的認識,自然就會有正確的方法,教師可以因人因時而異,發揮個人的創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