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義務教育階段“雙減”背景下,教師要從課堂教學、作業設計、學習評價和課程開發四個方面重新設計學生學習的整體進程和相應的教學方案,其中課堂教學的重構是核心。應以教師指導下的學生探索新知識作為主要活動,改變課堂教學快節奏、高密度、教師主控、學生探索有限、新知識學習不充分的狀況,以及由此帶來的課堂教學方式和學生負擔相互強化的循環。
[關鍵詞] “雙減”政策; 教學變革
[作者簡介] 鄭太年,華東師范大學教育學部教授(上海200062)
“雙減”針對的是學生作業多、校外培訓多的問題。這一問題的形成,固然與學生、家長、學校過度看重考試及升學結果有關,但也與我們教育體系的結構有關,與教學方式及在其影響下發展出來的教—學形態有關。教師作為課堂教學的直接主導力量,在落實“雙減”政策過程中,需要在反思現有教學方式的基礎上探索如何轉型、如何立新。
課堂視頻分析揭秘學生負擔為何加重
經過嚴格的課堂視頻分析我們發現,當前的課堂教學非常普遍呈現出幾個突出特征:一是快節奏。教—學活動是高密度、快節奏的,課堂上任務接著任務、問題連著問題,大大小小的活動密密匝匝,整節課就像一個高速運轉的流水線;二是小步子。每個活動持續的時間較短;三是新知識學習不充分。在所有的教學環節和師生活動中,學習新知識這個環節的時間非常有限,通常教師在復習引入之后,有幾個循環的學習新知識和鞏固新知識環節,最后是總結和布置作業,多環節多步驟的教學留給每個部分的時間都不夠充分;四是教學方式單一。無論在新知識學習還是鞏固應用環節,教師講授仍然是主要的教學方式。雖然課堂上會穿插一些師生互動,但這些互動也大多以教師主導的師生對話方式進行,主要表現為教師小步子提問→學生回答→教師評價、反饋、追問,直至出現預期答案。
這樣的課堂有目標明確、小步推進、及時反饋等優點,加上及時的當堂及課后練習和周練、月考之類的強化復習,有助于學生在知識掌握上穩步前進、步步為營。我國學生的“雙基”很好,與這種模式是密不可分的。
但是,小步子快節奏推進的課堂教學活動,要求學生能很好地維持注意力,有良好的先前知識支持新知識學習,對思維敏捷性也有很高的要求。如果學生跟不上,只好采取補課和提前學習的方法。學習新知識環節時間不足,也導致學生理解往往不充分,一些學生需要反復的鞏固練習和補充講解才能達到掌握知識的目標。
同時,由于學習新知識環節時間較短,學生充分展開探究的機會和時間往往不夠,缺乏對大問題的獨立思考和深入探究,難以有效鍛煉思維、發展創新力。如果學校又缺乏豐富的課程,一些資優生或者在某些領域有特長及興趣的學生的發展需求就得不到滿足。在校外培訓中,各種特長班、興趣班非常普遍,其中不少是學科特長班。在學業和考試競爭激烈的情況下,學生難免內卷其中,負擔加重。
由此觀之,在現有的課堂教學實踐中,校內的課程設置、課堂教學模式和課外作業、校外培訓共同構成了一個相互強化的整體:課堂上的快速講練(穿插教師主導的問答式互動)輔以課外校外的反復練習和提前學習,校內整齊劃一的課堂教學輔以校外培訓中的選擇性延伸教育(包括學科類培訓以及一定比例的發展特長和愛好的教育)。而教師知道學生在課后會有大量作業練習,在校外培訓中會加強學習和提前學習,因而可能會傾向于加快課堂教學的節奏和難度。因此“相互強化”變成了惡性循環,學生課外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沉重,身心健康受到影響,教育實踐與教育目標越來越背離。
整體設計學習進程,構建以促進學習與發展為宗旨的教學方案
學生的學習過程是個整體,需要整體設計相應的教學方案,以支持學生知識學習,發展關鍵能力和綜合素養。這里嘗試從課堂教學、作業設計、學習評價和課程開發四個方面構建整體方案。
1.調整課堂教學活動結構,學習新知識階段給予學生充分時間和充分支持
實現“雙減”目標,就要致力于打破學生負擔與課堂教學模式之間的相互強化。特別是要著力改變學生在課堂教學中學習新知識環節時間不足、探索不充分、理解不到位的問題,避免通過課后和校外的反復練習、不斷糾正來彌補課堂教學中學習投入不足、學習不透徹的問題。學生的學習是一個從已有知識出發不斷建構新知識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充分進行探索、參與知識建構,才能很好地理解學科知識,并發展自己的學習能力。后面的鞏固和深化都要建立在充分學習新知識的基礎上。在這個過程中,要考慮到學生的具體情況和需求,給予充分的探索時間、探索機會,并對學生的學習進程進行判斷和提供適應性支持,從而保證學生在學習新知識階段能夠達到充分學習的程度,而不能僅僅考慮趕進度、趕內容。如果學習新知識階段囫圇吞棗,后面反復練習多遍也難以補償由此帶來的缺失。
2.優化作業設計,注重作業的鞏固反饋與強化自主學習功能
學生負擔的直接來源是學生課后作業普遍多、耗時長,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學生的身心健康,學生近視率高、學習動機弱甚至厭學就是明顯體現。“雙減”背景下要保障教學效果,需要將課外作業與課堂上的學習統籌考慮,將二者統一到一個整體的、接續的學習進程之中。課堂學習重視學生的實際習得,作業更多發揮鞏固和確認學習內容掌握狀況的作用,而不再主要是為了補充課堂學習不足、解決掌握不到位的問題。
為支持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學生能充分參與知識建構,也可以從啟動學生課前自主學習的角度來設計作業,典型做法就是安排學生預習,比如提前閱讀教材內容并主動提出問題,預先研究與學科知識相關的真實情境中的問題等。如此,相應的課堂教學就有更多的時間支持師生互動和研討,從而支持學生的深度學習。在這樣的模式下,一個內容主題的教學周期開始于學生的課前預習或者探究活動,知識建構在更充分互動的課堂活動中得到深化,在課堂練習或者課后作業中得到鞏固、確認和核查,有利于實現課堂輕負高效。
3.在學習過程中評價,減少考試占用常規學習時間的問題
高頻次的考試與現有的課堂教學模式也相互強化。從周測、月考,到期中考試、期末考試、學年考試,以及質量監測考試、區域內學校聯考等,從考前的復習準備、考試的施行到考后總結,擠占了大量的常規學習時間,打斷了連續的學習進程,給學生造成了精神上的壓力,加劇了不必要的教育競爭,也增加了教師的負擔。在“雙減”背景下,應大力減少這些大大小小的考試,重新設計學習評價方式,充分發揮評價促進學習的根本功能。教師應充分發掘課堂活動和常規作業的學業診斷功能,并提供即時反饋,設計后繼的學習活動,從而將學習活動與學習評價有機融合,而不是打斷學習進程去評價。特別是應在聚焦課程目標的課堂探究任務中評價學生掌握核心知識的水平,在挑戰性的課后長作業中評價學生的知識應用能力和綜合能力。
4.開發基于自主學習的豐富課程,支持學生的個性化學習與發展
教學不僅僅要支持學生學習教材和課程標準確定的知識內容,還要從支持學生發展的視角去思考如何提供更加豐富而有選擇性的學習機會。校本課程和活動是常規教學的延伸、豐富和補充。在“雙減”背景下,不能增加課程內容和學習任務,而是要因地制宜開發和實施國家課程方案中規定的各類課程,包括各種選修課程。課程開發要基于學生的興趣和需要,課程實施要強調學生的自主選擇和自主學習。“負擔”是一個相對的概念,學生對于喜歡的活動和領域可能會樂此不疲,并不視之為負擔。
重構課堂教學,以教師指導下的學生探索新知識作為主要活動
在整個教學方案的重構中,課堂教學的重構是重中之重。而課堂教學重構的核心問題,是如何讓學生在課堂上有充分的時間學習和探索新的知識,形成對核心知識的深度理解,從而提升教學的有效性。具體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推進教學變革。
首先,從課堂教學的整體規劃看,在時間安排上,要增加新知識學習和探索的時間;在教學方式上,教師指導下的學生探索新知識成為課堂主要活動。要改變那種快講、快問快答、多練習多做題的方式,要聚焦核心知識讓學生充分進行探索,教師適當指導,師生深度互動。表面上,原來的課堂容量更大,教師講授更多,學生還可以多做幾輪練習題,現在卻要學生花更多的時間進行探索,教學效率似乎是降低了,但是從學習的視角看,教師講授看起來效率高,學生獲得的卻往往是表層知識,他們只是暫時記住了這些知識而并沒有真正掌握,思維能力、學習能力等關鍵能力沒有得到鍛煉。而當學生深入思考、主動探索之后再真正掌握這些知識,他們的學習能力也在這個過程中得到了提高。
其次,在進行教學設計時,應考慮如何將學科知識、教材內容轉化為學生探究問題、建構知識的活動。在活動設計時,一種方法是將知識內容直接轉化為學生的任務,比如讓學生去理解一篇課文,推導一個數學公式,理解一個科學現象,或者教師提出一個讓學生去解決的關鍵問題引導學生學習;另一種方法是將學科知識轉化為情境化的問題解決任務,比如在學習一個數學概念時設計一個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要用這一概念才能解決的問題;讓學生研究分析關于當前熱點問題的不同觀點并提出、論證和表達自己的觀點來發展閱讀和寫作能力;研究一個需要用到科學知識才能理解和解決的現實問題等。
再次,在教學實施過程中,要讓學生先行探索,去自主面對提出的問題或者安排的任務,形成觀點或者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以此為前提,師生之間圍繞學生提出的觀點、方法、疑問展開對話。在多數情況下,教師的講授、解釋是引導性、指導性的,引導學生明晰問題及要求,思考自己和他人的觀點、方法,評估學生的學習和理解進程并及時作出活動的調整。在一些學科的內容主題上,可以采取產品/成果導向的任務型學習,即要求學生在一定的時間段內完成一個作品(一項設計、一個報告、一個文本、一個問題解決方案等),在這種情況下,教師轉而成為指導者、支持者和監督者。即便是在講授知識的環節,教師也需要注重講授與討論相結合,了解學生對于當前內容的觀點及理解情況,并通過討論促進學生對課堂的主動參與。
當代學習科學研究強調學習的建構性、情境性、合作性,聚焦于學習者的能動性(agency)的發揮和發展,注重探索如何通過深度學習發展學生的適應性專長,也就是將以有意義方式學到的知識靈活應用到新情境中的能力。這樣的教學,不僅僅是賦權學生——把學習的權利交還給學生,也是賦能學生——發展他們在未來社會中需要的關鍵能力。由此可見,重構課堂教學,創設以學習者為中心的學習環境和教學模式,在今天不是奢侈品,而是必需品;不僅僅是先行者的探索,更應成為每一位教師的專業自覺。
我國當前教學變革的核心問題是探索如何更加有效地促進學生的學習,以發展學生的高階能力,如自主學習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批判性思考與創新能力。上述種種,實質上是在“雙減”背景下探索如何“立新”,也就是要將“接受+操練”的學習模式轉變為更加注重(跨)學科實踐的學習模式。實踐是一種主動的探索,學生在知識體系或者應用知識體系的問題情境中經由自己的認知努力而發展知識、解決問題、建構意義。若此,學生何需反復機械操練而疲于無效無益的沉重負擔?亦何苦做那么多無用功反而喪失了探索的樂趣和學習的動力?再則,對于今日及未來關鍵能力發展這一目標而言,那種機械操練又有何益?
當下 “雙減”政策正在深入實施,實踐者不僅要考慮如何“減”,更要考慮如何“增”和“變”。要“增”的是學生在課堂中的深度參與、自主探索,“變”的是課堂教學的時間結構和活動結構,以及從課堂教學方式、作業設計,到學習評價和課程開發在內的整個學習進程。在“增”與“變”的過程中,教師的專業發展、學校的課堂教學改革,乃至整個學校的發展,也必將迎來自我革新。(鄭太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