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以來,安徽工商職業學院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重要講話精神,以建設全國優質高職院校和安徽省課程思政建設先行校等重大教改為抓手,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深入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不斷改進和創新思政工作載體方法,“打徽字牌,走特色路”,扎根江淮大地,善用大思政安徽素材,深入開展實踐創新,形成了思想政治引領、課程主業擔當、實踐鍛造歷練、文化立根固本、網絡賦能加速“五位一體”的大思政育人模式,人才培養取得豐碩成果:
——國家級標志性成果11項:全國優質專科高等職業院校、中華傳統美德研究院、全國職業院校數字校園樣板校,建成國家級專業5個、主持國家教學成果二等獎2項,主持國家級徽派技藝傳承與創新專業教學資源庫、國家級教學團隊、國家級技能大師工作室、國家級雙師教師培訓基地、國家級職業教育示范性虛擬仿真實訓基地各1個等。
——省級標志性成果100余項:省級教學成果特等獎3項、省教學成果一等獎32項,“三大講堂”育人模式獲省直機關優秀品牌工作案例,學校獲安徽省地方技能型高水平大學、安徽省示范性高等職業院校、安徽省高職發展標桿校、安徽省技能大賽標桿校、安徽省線上教學示范校、第九屆、第十屆、第十一屆安徽省文明單位、安徽省文明校園,校領導班子連續六年獲省屬高職年度考核“優秀”等次,學校獲省首批黨建工作標桿院系、樣板支部單位等。
——領導考察媒體報道出圈出彩:2019年,副總理孫春蘭聽取安徽工商職業學院人才培養匯報,2023年,省長王清憲來校調研,2019年,副省長王翠鳳、教育部職成司副司長謝俐來校考察,均高度評價。光明日報、中國教育報、貴州日報先后刊發《德技并修 打造技術技能人才培養高地》《構建“浸潤式”思政育人模式》《探尋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的思想政治工作路徑》。
一、思想政治引領,激發思政工作高質量發展新動能
一是強化思政工作頂層設計。以《學校章程》為統領,落實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學校事業發展規劃、年度工作要點和人才培養方案等重要制度,體現抓方向、抓思政、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基本思想和核心意識。組織開展三輪制度匯編,把改革發展成果以制度形式鞏固落實下來,不斷強化思政工作頂層設計。
二是狠抓黨建護航事業發展。扎實開展基層黨組織標準化建設和黨支部建設提升行動,校院班組聯動,黨政團學協同,領導班子示范、中層干部跟進、黨員積極分子帶頭,一級做給一級看,一級帶著一級干。全面落實高校黨建工作20項重點任務,21個教師黨支部書記“雙帶頭人”全部覆蓋,所有基層黨組織標準化建設全部達標,把牢了意識形態工作領導權。校領導班子連續六年獲省屬高職年度考核“優秀”等次,學校獲省首批黨建工作標桿院系、樣板支部單位。
三是開展豐富多彩黨團活動。組織廣大師生集中觀看“學習新思想 千萬師生同上一堂課活動” 網絡直播;舉辦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暨思政理論課綜合知識競賽;舉辦5期大學生骨干培訓班暨“青馬工程”培訓班;開展“雷鋒月”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主題宣傳月”50場次;“挑戰杯”競賽共獲獎6項,其中全國三等獎2項,安徽省特等獎1項;近五年,累計實施了306場次志愿服務活動,累計參與師生1萬余人次,30人被省直團工委評為“最美太陽花志愿者”。
二、課程主業擔當,凝聚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同頻共振新合力
一是扎實開展新思想主題宣講。學校成立了安徽高職首家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研究會和校內專家宣講團,打造了10個學“習”示范課堂,成立54個學生學習小組,堅持讀原著、學原文、悟原理,深入學習黨的創新理論,通過形式多樣的學習活動,五年開展兩級理論中心組專題學習會800余場次,500多人次進行主題交流或發言;開展主題宣講、專題黨課、專題輔導100余場次,做到了理論上有收獲,思想上受洗禮,業務能力有提升。
二是持續深化思政課程改革。強化思政理論課主渠道主陣地作用,在同類院校中率先全面開設“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概論”課,建成1門省級精品在線課和1門校級精品在線思政課,形成精品思政課程群;整合教學內容,采取專題式教學,發揮思政理論課課堂主渠道作用;建設省內一流的智慧思政教學實踐基地,開展沉浸式、互動式思政教學;制定實施《學院思想政治理論課全過程動態考核辦法》,持續激發學生學習內驅力、認同度;強化問題導向,及時回應學生思想困惑,結合專業開發模塊化思政教學素材,實施“故事化”“點餐式”教學,讓思政課堂“活”起來,全課程育人奠基學生健康成長成才。
三是“思政課程”“課程思政”同頻共振。優化人才培養方案,將思政教育貫穿人才培養全過程,把思政教育融入到教學、實習和社會服務等環節,確保課程標準、教材、教師、課時和考核“五落實”,確保思政課程入腦入心入行動;所有課程劃分為思政教育顯性課程和隱性課程,顯性課程即思政理論課,隱性課程包含公共課程和專業課程,兩類課程“各守一段渠”“種好責任田”;建設了96門省級、校級課程思政示范課程,打造了10門思想政治示范課堂、11支課程思政優秀教學團隊,遴選了27個課程思政優秀教學案例,學校被評為安徽省課程思政建設先行高校。
四是開發引進優質輔助課程。搭建MOOC平臺,推進思政教學線上線下結合,開設了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輔學紀錄片、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文化傳統與現代文明等18門在線課程供學生選修,每門課選課人數近800人;制定實施《安徽工商職業學院學分制學籍管理辦法》和《安徽工商職業學院獎勵學分認定與學分替換實施辦法》,每學期開設10—20門通識課供學生選修,不斷推進通識課程與專業課的融通,引領學生走向人格完善。
三、文化立根固本,探索以文化人思政育人新路徑
一是挖掘“三商融合”特色資源。學校前身為創辦于1950年的皖北人民行政公署工商處干訓班,蘊含濃厚的商業文化背景和商科辦學特色。學校打造了商業文化、徽商文化和商祖文化“三商融合”品牌特色校園文化工程,大力踐行“礪志敬業致能強體”校訓精神,大力推進“以誠待人、以信接物、以義取利”徽商文化精神,大力弘揚“因時守序 節物愛人 革故鼎新 誠信仁義 負重致遠 ”商祖文化精神,培養了大批“政治強、理論實、能力硬、適應強”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
二是打造“三講堂一講壇”特色校園文化品牌。堅持“打徽字牌,走特色路”,打造了“工商大講堂”“道德講堂”“意匠講堂”三大講堂和“徽州印象大講壇”。工商大講堂側重“博”“雅”風尚,開闊學生視野;道德講堂圍繞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和個人品德,側重師生思想道德修養;意匠講堂側重大學生專業素養和職業精神,培養職業操;徽州印象大講壇側重地域文化,傳承徽州文化。“三講堂一講壇”先后舉辦100多場次,累計受眾近10萬人次,育人模式被評為省直機關優秀品牌工作案例。
三是建立“三級數字教學資源平臺”。挖掘安徽豐富深厚文化資源,搭建了國家級教學資源庫、國家在線精品課程、省級精品課程資源平臺等海量數字資源,建成國家級教學資源庫“徽派技藝傳承與創新”課程100 門、省級課程思政示范課等150余門,校級工商金課348門,實現了安徽地域人物、標準、案例等優質資源的數字轉化。
四是開展特色傳統美德教育。在安徽高職院校建立了“中華傳統美德研究院”,開發建設了《中國傳統文化》《徽州商人》等100余門省級和校級慕課、品牌課、精品開放課程等資源,培育了省級“師德名師工作室”等美德教育名師,創設了一批傳統文化傳承創新項目,推進中華傳統美德進校園、進課堂、進頭腦,涌現出省級、校級“感動校園人物”“十佳大學生”“優秀志愿者”等100多人次,崇德尚賢蔚然成風。
四、實踐鍛造歷練,培養堪當大任的時代新青年
一是技能大賽引領教育教學改革。教學做一體,學研用互轉,實現了技能大賽、教學改革、人才培養的良性互動。構建院賽普惠、校賽拉動、省賽選拔、國賽引領的四級競賽機制,賽教融合,認真研究比賽內容和評判標準,以此為導向,系統進行師資隊伍、專業建設、課程內容、人才培養模式、校企合作等系列改革,技能大賽成為“三教改革”的“加速器”。學校在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中累計獲獎150項,其中一等獎32項。在安徽省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中共獲得405個獎項,其中一等獎145項,全省第一。在全國普通高校競賽評估(高職)排行榜中名列全國第五、安徽第一,被評為安徽省“高職發展標桿校”和“技能大賽標桿校”。
二是善用社會實踐鮮活素材。持續推進思政理論課實踐教學,與合肥市廬陽區人民法院、安徽好人館、肥西山南鎮小井莊紀念館等建立實踐教學基地,開展“千名大學生進企業”實踐活動,引導大學生把理論知識與社會調查、社會實踐等緊密結合,知行合一,學思踐悟;開展品牌志愿服務項目建設,打造出“太陽花愛心助老行動”“學生社區一站式服務”“扶貧濟困助學”等一批師生志愿服務品牌;發揮資源和專業優勢,每年為企業行業提供員工培訓、技能鑒定、技術服務、對口幫扶等1000余人次,服務支撐區域經濟社會發展。
三是培養大學生創新創業精神。建立“三體三賽”機制,搭建“創新創業課程體系、創新創業服務體系、創新創業生態體系”三平臺,重點打造創新創業教育平臺、實踐平臺、創業孵化平臺;建成了12個創新創業工作室、1個跨專業綜合實訓室、1幢“實習賓館”和9000余平米“三創”綜合實驗樓,服務大學生實訓實踐和創業創新,涌現如聶俊、王吉利、李榮軍、李軍等創業典型,與德國BBS1合作,通過“中國商人”項目,成功幫扶萬曉川、趙向前兩位同學創立國際貿易公司,實現創業跨國合作。連續被評為全省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先進集體、全省就業先進單位和全省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標兵單位,首批進入“安徽省普通高校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示范校”。
五、網絡賦能加速,最大變量助力思政質效新提升
一是打造全天候在線課堂。守牢第一課堂主陣地,拓展課外活動和社會實踐“第二課堂”,打造移動互聯“第三課堂”,創建了課內課外、線上線下、銜接融通的教學環境,打造了師生在線學習、泛在學習和移動學習的個性化教育平臺,實現了校內網絡教學資源的全天候共建共享,師生人均年累計在線時長400余小時。
二是構建精準思政大數據中心。設立微主頁、微服務和微生活等導航欄目,校內一卡通用、一網通辦、一站服務、一應俱全,實時為學生答疑解惑。打通“學校、專業、課程、教師、學生”五大數據空間,實時對學生日常消費、行為軌跡等校內活數據抓取、分析,自動預警,精準推送,有力提升了思政工作效能。
三是建設智慧型生態校園。建立了過程化評價體系,多維度記錄學生學習,助力教師差異教。智慧教室精準采集學生“學、練、測、賽、問、評”全量數據,資源智能推送,服務學生個性學。“數據采集—挖掘分析—服務決策—診斷改進”四步一環機制,打通孤島,服務決策,生成報告,螺旋改進,推動學校精準管,學校被評為國家職業院校數字校園實驗校和職業院校數字校園建設樣板校。
(安徽工商職業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黨總支書記、院長 葛成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