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基礎教育課程教學改革深化行動方案》和《關于實施新時代基礎教育擴優提質行動計劃的意見》,為促進我省基礎教育課堂教學質量的提升,推進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由福建省普通教育教學研究室主辦、福州教育研究院和福州高級中學共同承辦,“2024年福建省基礎教育高中生物學科專題教研活動”于2024年3月29日在福州高級中學順利舉行。
3月29日上午,福建省普教室生物教研員余鴻婷老師主持開幕式,我校陳霞校長代表學校對參會嘉賓及與會的各地市教師表示熱烈歡迎,預祝本次教研活動圓滿完成。
隨后,由福建師大附中的丁于老師、莆田市教師進修校的卓飛龍老師、福州市教育研究院的鄭琳老師分別為與會的老師帶來三場精彩的講座。丁于老師開設的講座是《“備-教-學-評”一體化下的校本作業設計》,丁老師首先從國家政策層面對校本作業的價值和意義進行了闡述,并從“目標導向,整體規劃”“以生為本,科學設計”“及時評價,動態調整”“基于備課,協作配合”等四個方面對具體如何設計校本作業為大家進行了詳細剖析。卓飛龍老師的講座《基于發展科學思維的生物教學實踐研究》從論證式教學、量化建模、創設情境等角度闡述了如何在教學實踐中進行科學思維的訓練,為一線老師的教學提供了寶貴的建議。鄭琳老師的講座題為《高中生物項目化學習的探索和實踐》,鄭老師以十年探索和實踐項目化學習的經歷,分析其在應對課時緊張、減輕備課負擔、打破學習方式、適應高考改革等方面的重要意義,并介紹了項目的開發途徑,如做中學、研中學、探中學、玩中學等,全程充滿了干貨滿滿的實踐案例分享。三位老師毫無保留的經驗分享,讓與會老師收獲豐富,使得大家對踐行新教材、新課程有了更加明確的策略引領。
下午的教研活動展示項目化學習觀摩課。首先,由福州高級中學的池萍老師展示《發酵工程的應用--小小微藻變“碳”為“油”》一課。池萍老師通過課前、課中、課后三步一體化的教學方式,通過課前的學生實驗收集數據,探究小球藻適宜的培養條件和生長曲線,在課中引導學生從實驗室培養到工廠化的大規模培養,從科學技術到工業生產的應用,到課后設計發酵罐,通過工程設計嘗試解決綜合性問題,讓思維可視化,培養學生的創新設計能力。
第二節,福州一中張冠云老師帶來了《DNA片段的擴增及電泳鑒定》一課。張老師引導學生初步判斷微藻的類型,引導學生提出實驗思路,從分子生物學層面進行驗證。課堂上通過學生動手實踐PCR和DNA電泳實驗,將技術應用于生活。張老師親切自然,溫柔大方,循循善誘,特別關注學生最近發展區,有效引導學生進行深度學習。
最后由省普教室的余鴻婷老師主持評課環節。來自不同地區的老師們紛紛對兩節課進行了細致的點評。大家圍繞這項目化學習的課堂進行深度探討,并強調了科學探究和科學思維的培養,以及實驗在教學中的重要性。兩位老師通過不同的方式引導學生思維可視化,培養學生的科學思維和實踐能力。
來自廈大附中的黃老師指出項目化學習具有迷人的魅力,從創設生活的情境,結合教材的知識體系,有序開展一系列的科學探究,貫徹了核心素養的理念。以問題驅動科學思維,以實踐開展科學探究,以應用聯系社會責任。
來自惠安市教師進修校的田老師認為這兩節課以情境開話題,問題做導向,學生為中心,由問題主線連接知識線、素養線。在教學過程中,尋找真實情境,設計核心任務建構核心知識,設置有梯度、有深度、有邏輯、有價值的問題也是深度學習的體現。
最后,福州林松名師工作室領銜名師、福州高級中學正高級教師林松老師總結,項目式學習的開展需要依賴教師的精心設計和構想,實驗開展的背后凝聚了教師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如何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落實核心素養,需要教師的不斷鉆研和探索。
聚焦課堂教學,打造大智慧課堂。通過本次教研活動,參會教師的思想在碰撞中升華,對于新課程、新教材下落實核心素養有了較為具體、清晰的認識與更深層的思考。至此,2024年福建省基礎教育高中生物學科專題教研活動取得圓滿成功。本次教研活動,為老師們搭建了一個學習共享、交流提升的平臺,參會教師紛紛對此次的參訓機會表示感謝,同時大家相信在每一位兢兢業業、勤勤懇懇的教育工作者的不懈努力下,福建省的基礎教育事業一定會更上一層樓!
福州高級中學作為福州市生物學科基地校,始終重視發揮示范引領作用,多次承辦各級各類學科會和教研活動,積極開展交流協作,重視“請進來、走出去”,注重教師隊伍的專業化成長,并將持續扎實推進課程改革理念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