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服章之美,謂之華。”華夏文明以服飾文化為載體不斷傳承,樹中華文明之華彩。河北正定中學地處正定古城之中,傳承著古城文脈,也面對著今時八方來客身著不同時代華服所營造出的盛世景象。歷史文化街上的件件華服代表著什么時代?背后隱藏著怎樣的歷史文化信息?為何簪花在今年忽然流行起來?凡此種種,同學們雖然每天學習著歷史,卻有不懂這些歷史背后的信息。河北正定中學第四屆歷史學科開展了以“服章之美,中華服飾文化掠影”為主題的展演活動,幫助同學們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加深對傳統文化的理解和認同。
這么龐大的主題如何呈現出來,成為師生面臨的一大難題。經過研討,歷史組的老師們將中國古代的服飾按照其典型特征劃分為七個階段,并由每個班分別負責其中的一個階段。每個班級內部再細化為學術組、服飾組、妝容組、手工組、時代文化組和PPT制作等小組,使同學們充分發揮自身專長的同時又鍛煉了團隊協作能力。
在籌備過程中,同學們迸發出的創意靈感使此次活動的意義進一步得到了升華,也讓大家收獲了很多驚喜。學校秉承勤儉節約的優良傳統,提倡學生利用身邊的資源,自己動手制作服飾及飾品。如何將抽象的服飾專業詞匯轉化成腦海里生動鮮活的形象?如何區分漢代服飾中的直裾和曲裾?學生們發揮聰明才智,兩塊舊床單、一把剪刀、一包針線、一份馬王堆漢墓研究報告,經過幾節課的研究探討,一件曲裾長袍就這樣被幾雙妙手還原出來了。此之外,他們親手制作了長冠、法冠、樊噲冠、直角幞頭、刺繡團扇和玉壓風等漢朝服飾。
經過一段時間的準備,同學們挖掘出了每一時代最具特色的文化元素,并以豐富多元的形式展現了出來,并最終形成了一場精彩的演出。《夫妻對坐宴飲圖》是高中歷史綱要上教材中的一幅插圖,同學們以此為切入點,還原歷史情境,有如穿越時空,盡可能地復刻了宋代社會生活中的禮儀、服飾、簪花與飲食文化,表演鮮活,現場互動不斷。此外,知名影視劇橋段也能被他們靈活運用在表演中。他們以《甄嬛傳》為靈感來源,改編出話劇《甄玉嬛小傳》,由一件禮服引發的血案自然導入到清代服裝禮制。服飾為表,卻蘊含著無數的中華傳統文化意向與符號,而正是他們的創意幫助傳統文化發聲、發光、發亮,也讓在場的同學們真切地感受了一次傳統文化與當代創意融合的魅力,更加深入的了解了中華服飾之美、中華禮儀博大精深,增強了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
整場晚會從籌備、手工制作、節目預演到最后呈現,都是學生創意為主,教師輔助。這場晚會不僅提升了學生的動手能力與探索精神,彰顯了正中學子深厚的文化素養和強大的創新能力。河北正定中學也將以此為契機,積極開展多樣化的文化活動,不斷增強學生對中華文明的認同感與自豪感,讓他們更加積極主動的了解、傳播中華文化,推動中華文化不斷與時俱進、發揚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