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學歷史悠久,辦學空間充足。廣西醫科大學創建于1934年11月21日,坐落在廣西壯族自治區首府南寧市。學校前身是廣西省立醫學院,1949年11月更名為廣西省醫學院,1953年4月經衛生部批準更名為廣西醫學院,1996年5月經國家教育委員會批準更名為廣西醫科大學。現擁有南寧-校本部、南寧-武鳴校區、南寧-五象校區(在建)和玉林校區4個校區,共占地約3300畝。
學校是全國建校較早的22所醫學院校之一,是全國最早定點招收外國留學生、港澳臺學生和華僑學生的8所醫學院校之一,是全國首批碩士、第二批博士學位授權單位,是教育部批準具有招收本科臨床醫學專業(英語授課)留學生資格的首批30所高校之一。2020年成為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與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共建的高校。2021年成為自治區“十四五”規劃重點支持建設國內同類一流大學的三所高校之一。2023年,作為廣西僅有的兩所高校之一入圍2023軟科世界大學排名1000強。2024年,軟科中國醫藥類大學排名第21名、中國大學參考排名第160名。
教育教學機構完善,實踐基地齊全。學校設有研究生院1個和二級學院19個,建有實踐教學基地170個,現有直屬附屬醫院5所、非直屬附屬醫院10所和臨床實習基地13家。學校建有目前為止廣西最大的臨床醫學實踐教學平臺——臨床技能培訓中心,并先后獲得“國家級大學生實踐教育基地”“國家級醫師資格考試實踐技能考試與考官培訓基地”“國家執業醫師資格考試臨床實踐技能考試基地”等稱號。
師資隊伍素質高,生源質量好、來源廣。學校現有教職工3346人,其中,專任教師2436人,具有博士學位1234人,占比50.66%;正高職稱835人,占比34.28%;副高職稱959人,占比39.37%;碩士生導師1539人,博士生導師351人,博士后合作導師175人;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1名,國家人才計劃入選者9名,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55名,“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4名,國家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8名,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入選者6名,廣西院士后備人選2名,廣西杰出人才1名,廣西八桂學者11名,廣西特聘專家10名,自治區優秀專家36名,“新世紀十百千人才工程”第二層次人選43名,國家級教學團隊2個;參加全國醫學(醫藥)院校青年教師教學基本功比賽獲特等獎1次、一等獎3次、二等獎2次、三等獎3次,全國高校青年教師教學競賽獲二等獎1次、三等獎2次,全國高校教師教學創新大賽獲二等獎3次、三等獎3次。學校現有在校各類學生61157人,其中,全日制本科生17840人,研究生9697人(全日制研究生5873人、非全日制研究生3824人),高職高專生7641人,中職生5484人,來華留學生及港澳臺生611人,各類在讀繼續教育學生19884人。學生來自全國24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及港澳臺地區和海外32個國家。
培養體系完整,學科實力強勁。學校有完整的學士、碩士、博士教育培養體系。現有臨床醫學、基礎醫學、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口腔醫學、藥學5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和臨床醫學、口腔醫學2個博士專業學位授權點,基本覆蓋醫學學科和本科招生專業。現有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11個和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9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5個,設有廣西院士工作站1個及國家重點(培育)學科1個、國家臨床重點專科19個、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點專科2個、廣西一流學科6個、廣西優勢特色重點學科6個、廣西重點學科9個。臨床醫學、藥理學與毒理學、生物與生物化學、分子生物學與遺傳學等4個學科進入ESI全球前1%,其中,臨床醫學ESI學科全球排名897位,居全球前1.4‰。
專業設置優化,建設成果豐碩。學校現有本科專業32個,培養專業涵蓋醫學、理學、工學、文學、管理學、法學、教育學等7大學科門類。臨床醫學(2011年)、護理學(2011年)、口腔醫學(2015年)、藥學(2023年)通過教育部專業認證,2023年臨床醫學、麻醉學、醫學影像學通過教育部新一輪臨床醫學專業認證。近五年,學校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二等獎2項,獲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7個、自治區級7個,一流本科專業學生數占在校本科生總數的比例接近85%。現有國家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2個,省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4個,廣西本科高校特色專業及實驗實訓教學基地(中心)建設項目8項。2018年,第一附屬醫院入選國家首批國家臨床教學培訓示范中心。現有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14門,國家級課程思政示范課程2門,教育部來華留學英語授課品牌課程2門,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協會來華留學生臨床醫學專業本科教育(英語授課)精品在線開放課程1門、入選國家高等教育智慧教育平臺課程1門、全國醫學專業學位研究生在線示范課程1門、全國藥學專業學位研究生精品課程2門、中國專業學位案例中心案例庫案例3個,自治區級課程思政示范課程21門,自治區級一流本科課程60門。
優勢特色鮮明,科研成果豐碩。學校在廣西常見病、多發病的防治研究方面特色優勢顯著,在地中海貧血防治、區域高發腫瘤防治、血紅蛋白研究、蛇毒研究、心血管疾病防治、藥物創制研究、器官移植、斷指再植、外周血造血干細胞移植、馬爾尼菲藍狀菌感染以及新發傳染病等研究領域達到國際國內領先水平。學校現有國家級科研平臺4個、部級科研平臺6個、省級科研平臺53個。先后獲國家科技進步獎、教育部科技獎、廣西科技獎等440項,“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創新獎”1項、中國抗癌協會科技獎一等獎1項,廣西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18項。其中,“十三五”以來新增省部級科技類獎項86項、發表英文高水平論文5519篇,包括在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Nature等國際頂級期刊發表原創性研究。學校向國內外公開出版發行《廣西醫科大學學報》《中國癌癥防治雜志》和《結直腸肛門病外科雜志》3種學術期刊。
國際交流合作活躍,國際影響力日增。學校先后與歐洲、亞洲等國家和地區的共約50余所大學、醫療機構建立了良好的戰略合作和學術交流關系。充分發揮區位優勢,重點開展與“一帶一路”國家、東盟各國的交流合作。設有生物靶向診治國家國際聯合研究中心、教育部骨與軟組織再生修復國際合作聯合實驗室、中國—東盟地中海貧血防治國際研究和培訓中心、中國(廣西)—東盟新發傳染病聯合實驗室等多個研究平臺。各直屬附屬醫院積極開拓東盟國家醫療合作平臺,建設有中國-東盟醫療保健中心(廣西)和中國-東盟遠程醫療中心。學校連年獲評來華留學教育先進單位,成為中國-東盟開放試驗區來桂留學基地培育學校。
立德樹人成效顯著,人才培養質量好。學校迄今培養了各層次醫學人才20余萬名。“十三五”以來,學校獲得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1個、“全國黨建工作樣板支部”培育創建單位4個、全國高校百個研究生樣板黨支部1個、全國優秀共產黨員1人和全國高校百名研究生黨員標兵2人。2010年、2018年兩次獲全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先進集體”稱號。2018年全科醫學院入選教育部首批“三全育人”綜合改革試點院系,2021年成為第一批全區高校“三全育人”綜合改革示范校和全區高校“一站式”學生社區綜合管理模式建設試點高校。2008年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獲“優秀”等級,2017年通過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審核評估,2023年完成教育部新一輪本科教育教學審核評估。近十年本科畢業生臨床執業醫師資格考試平均通過率高出全國平均水平18.30個百分點,碩士研究生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考核通過率多年保持在90%以上,近三年護理專業本科畢業生參加全國護士執業資格考試平均通過率達99%以上。學生先后榮獲全國高等醫學院校大學生臨床技能競賽全國總決賽特等獎1次和二等獎2次、第十屆中國大學生醫學技術技能大賽銀獎3項、第二屆全國護理專業本科臨床技能大賽團隊特等獎1項、中國國際大學生創新大賽國家級金獎1項、國家級銅獎11項等100余次國家級學生賽事獎項。2016以來共獲得國際體育賽事冠軍1次、亞軍1次,國家級體育運動競賽前三名56次。2008年至今連續16年獲廣西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突出單位,2009年獲“全國畢業生就業工作先進集體”和教育部50所“全國畢業生就業典型經驗高校”,2017年作為全國第一所醫學院校獲得教育部50所“全國創新創業典型經驗高校”稱號,2021年入選教育部首批“全國高校畢業生就業能力培訓基地”。
展望未來,砥礪奮進。學校將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全面落實學校第十三次黨代會決策部署和要求,嚴格按照“回歸初心、以人為本、遵循規律、統籌兼顧、著眼長遠”學校發展新思路,秉承“厚德勵志、博學弘醫”校訓精神,抓實抓好“十四五”規劃各項目標任務的落實,大力實施“十大行動”和黨建“六大工程”,積極創建“雙一流”,奮力譜寫全面建設優勢突出、特色鮮明、區域國際知名度高的國內同類一流大學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