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特殊教育師范學院是由教育部創辦,全國唯一一所獨立設置,以特殊教育師資培養為主、兼殘疾人事業專門人才培養的普通本科高校。學校因服務中國殘疾人事業和特殊教育需求而生,于1982年在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資助支持下創辦,初名南京特殊教育師范學校。學校的建立,開辟了中國特殊師范教育的先河。1997年,學校劃歸江蘇省人民政府管理。2009年,學校成為江蘇省人民政府和中國殘疾人聯合會共建單位。2015年,學校更名為南京特殊教育師范學院。
學校現有全日制在校生9005人(其中單考單招殘障學生240余人)。現有棲霞、江寧和浦口三個校區。圖書館內設立南京無障礙圖書館,盲文圖書藏書量居國內高校前列。建有國內第一所教育類歷史博物館——中國特殊教育博物館,包括7個室內展區和1個室外展區。
學校不斷深化教育教學改革,致力于培養堪當民族復興大任的特教人才。設有10個學院,27個本科專業,涉及教育學、文學、理學、工學、管理學、醫學、藝術學等七大學科門類。擁有“十四五”江蘇省重點學科4個;國家高校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2個,江蘇省高校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12個,江蘇高校品牌專業建設工程一期建設項目1個,江蘇省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2.0專業建設項目1個,省級產教融合專業3個,省級產教融合基地1個;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2門,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4門,省級一流課程20門,省級產教融合型一流課程3門,省級在線開放課程9門。立項省級重點教材12部。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二等獎2項、江蘇省教學成果獎一、二等獎等多項榮譽。承擔教育部卓越特殊教育教師培養計劃項目。擁有省級實驗教學與實踐教育中心2個;國家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1個,省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1個。立項建設省級大學生創新創業實踐教育中心建設點1個。建校42年來,學校為社會培養輸送了3萬余名特殊教育和各類專門人才,涌現出“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李祥軍、“全國教書育人楷模”葛華欽、“全國模范教師”馬善波、“全國三八紅旗手”“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創新創業人物和先進模范人物”曹艷、感動中國年度人物劉玲琍等一大批優秀校友,被譽為“中國特殊教育師資培養的搖籃”。
學校科研工作立足行業特色、服務政府決策。近年來牽頭成立“全國大中小學校特殊教育聯盟”;作為主要承擔單位研制《特殊教育教師專業標準(試行)》《聾校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就業年齡段智力、精神及重度肢體殘疾人托養服務規范》等;被中央和地方政府采納的成果10余項;編寫、發布《殘疾人藍皮書》《無障礙環境藍皮書》,產生了廣泛的社會影響和良好的社會效益。學校建有中國殘疾人事業發展研究基地、江蘇省決策咨詢研究基地、江蘇省高校哲學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江蘇省高校哲學社會科學校外研究基地、江蘇省高校重點建設實驗室“特殊兒童障礙與干預技術實驗室”等科研創新平臺。近年來承擔國家級科研項目20余項;省部級科研項目50余項;榮獲教育部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江蘇省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等10余項。
學校教師隊伍結構合理、素質優良。現有教職工750人,專任教師中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職務的比例為50%、博士比例為40%,有兼職研究生導師20余人。現有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省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省教學名師、省“333高層次人才工程”培養對象、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層次人才、江蘇高校“青藍工程”培養對象、省“雙創博士”、省“青年五四獎章”獲得者等百余人。
學校主動服務國家對外開放戰略,廣泛開展國際交流合作。與俄羅斯特殊教育工作者聯盟簽署協議成立“中俄特殊教育聯盟”,作為首批會員單位加入“蘇港澳高校合作聯盟”和“江蘇-俄羅斯高校合作聯盟”。與美國、法國等18個國家或地區的42所學校和機構建立合作關系,形成一批師生交流、學術合作研究、文化交流等項目。
學校恪守為中國特殊教育和殘疾人事業服務的辦學宗旨,秉承“博愛塑魂”校訓精神,在發展中跨越、在創新中前行,辦學綜合實力和社會影響力持續提升。成為全國首批“殘疾人高等融合教育試點學校”“全國殘疾人職業教育師資培訓基地”“國家語言文字推廣基地”“中國盲文手語推廣服務中心”“江蘇省特殊教育發展指導中心”“江蘇省特殊教育師資培訓中心”“江蘇省殘疾人事業培訓中心”“江蘇視障人員教育考試支持研究中心”。榮獲“全國特殊教育先進單位”“全國語言文字規范化示范校”“江蘇省文明單位”“江蘇省精神文明建設先進單位”“江蘇省高校先進基層黨組織”“江蘇省高等學校和諧校園”“江蘇省智慧校園”“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推廣普及先進集體”等榮譽稱號。
奮進新時代,譜寫新篇章。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學校圍繞第二次黨代會提出的“一二三四五”發展方略,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全面實施“特色發展、融通發展、創新發展、開放發展”四大發展戰略,全方位做好“辦強特殊教育、辦大康復教育、辦特師范教育、辦亮融合教育、辦優殘疾人事業管理人才培養”五大保障,朝著辦好人民滿意的特殊教育師范大學闊步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