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第四十個教師節。當我們把目光從三尺講臺挪回“教師”身上,在西安歐亞學院這片徐徐生長的“花園”里,不僅有在秦嶺參與數次戶外救援的身姿,也有在自媒體平臺與數萬名女性共同成長的聲音,有在籃球場上盡情綻放的身影,更有與藝術同行,讓舞蹈、創作成為日常靈感的尋跡。
TA們選擇走進熱氣騰騰的生活,那些充實的時刻又成為人生養料,不斷滋養著“教育”的信念。6位來自不同領域的教師/教職工,與你分享他們自我探索、多元生長的故事。
對于時刻充滿活力的楊徐馨而言,在教師的崗位上,她已堅守了13年。
“我喜歡去聆聽學生們的聲音,00后的年輕人平時關注什么、喜歡什么、追隨什么,我都會從他們的視角出發,將社會熱點與教學理論融入,培養學生們自主思考的能力。”將教育應用于真實生活,社會熱點話題與課堂理論充分結合的案例教學方式是楊徐馨的教學風格。
而針對較為枯燥的財會類課程,楊徐馨有自己的妙招。作為“劇本殺”的忠實愛好者,她將“探案模式”引入教學,“在課堂中設置場景,分組時為他們分配不同的角色,同時將重要的信息提前鋪墊、留出懸念。”這樣充滿情景代入感的方式,驅動著學生們自主動手操作,學生們的課堂反響積極熱烈,楊徐馨的內心也深感欣慰自豪。
對于教學工作,楊徐馨有著十年如一日的熱愛。指導學生參與財稅技能競賽、信息化技能競賽、企業沙盤對抗大賽等財會類學科競賽并獲省部級以上獎項十余項;指導學生參與創新創業訓練計劃,獲批多項國家級、省級項目;發表核心論文5篇,主持課題10余項,撰寫的案例《瑞幸咖啡:不做曇花一現的網紅》、《茶顏悅色:如何在新茶飲浪潮中脫“飲”而出》入選中歐國際工商學院“中國工商管理國際案例庫”;由她主持設立的《財務信息化工具與應用》也獲批了省級一流線上線下混合式課程。
課堂之外,楊徐馨延續著她的滿分活力。旅行、爬山、徒步,她享受一切戶外運動,“周末與大自然親密接觸,回到工作崗位上會更加富有激情,與學生們在溝通交流時也會產生更多共鳴。”在山野間暢快呼吸,成為她課余為自己充電的有效方式。積極的生活方式又為她的教學不斷賦能,成為她對學生們留下的寄語,“認可自我,擁抱自我,希望我的學生們都能盡情享受大學生活。”
今年是張寧老師來到歐亞的第八年。然而,對于擔任艾德藝術設計學院環境設計專業負責人的新角色,他自謙“仍然有許多要學習的地方”。過去近十年里,張寧老師在多數時間都承擔著學院“雙肩挑”的任務,既負責專業課程教學,又參與展覽、組織產學研活動,在艾德年度畢業大展、各項藝術展覽、專業活動等現場,都能看到他的身影。
跨界的經歷讓張寧老師的教學視野更為豐富,在《設計與生活》課程里,他帶給學生的第一個問題是,“你觀察過自己的身體嗎?你真的了解自己身體的尺度嗎?”經過學生自己的觀測,身體的尺度、內心感受的差異得以展露,“用身體和情感的尺度去測量一個空間”,是學生們透過自己體會到的第一課。
經由教學延展而來的,是張寧老師充分觀察生活、流動自己的篤定。工作教學之余,他喜歡走進城市街巷,在彎彎繞繞的西安老街巷里,觀察這方土地獨有的人情氛圍。“吵吵鬧鬧的菜市場、街邊老奶奶用來種花的泡沫,還有巷道窗口上投出來的剪紙窗花……我會去關注那些容易被忽視的東西。”
在生活的每一處角落里,他隨時記錄下屬于自己的觀察,有時是助理學生偶然看著電腦思索的表情,有時是早上起來的一杯咖啡,“都是很隨機的日常,隨手畫下,存放起來,成為素材”,這樣的創造,是獨屬于張寧老師的時刻,也跟隨著他的言傳身教到了學生身上。
就在前不久,一名已經畢業的學生打電話給張寧老師,告訴他自己正在安康一家民宿里擔任設計策劃,“我們一起聊策劃方案,他說曾經跟我一起做過的品牌策劃、活動設計,一起在辦公室聊天的那些天馬行空,又帶著他進了這個行業,打開了新的職業方向。”對于張寧而言,這是屬于這個夏末的最好的禮物。
環境與人共融共生,這是羅薇自碩士階段就堅持的專業信念。“如果問我什么是令人一眼心動的大學,歐亞就是我的標準答案。我想在這樣的大學中做出一些有價值的事情。”2019年,碩士剛剛畢業的羅薇帶著對教師這份職業的憧憬,與歐亞雙向奔赴。
羅薇如今是大三《工程模擬與仿真》的雙語課程負責人,這門課程的建立靈感來源于她曾在香港攻讀碩士階段時就讀過的專業課程。她將課程轉化引入歐亞課堂,帶領學生們在西A教學樓開展項目式教學,同時依托企業真實項目,結合微氣候科研方向,研究如何改善師生們日常學習與生活的空間。
整門課程被劃分成四大模塊,每個模塊中對應一個企業真實項目。羅薇在帶領學生進行企業真實項目的對接時,西區教學樓A座便成為了他們的實踐案例。學生們使用各類手持類儀器來測量和收集校園不同活動場所的室外氣象數據和人體在不同環境下的舒適度和血壓、血氧飽和度、心率等生理參數等。他們在西A教學樓上設置不同的觀測點,走進大樓就可以知道當前位置的微氣候參數。
截至目前,羅薇發表研究論文共計7篇,其中1篇SCI一區TOP期刊,2篇科技核心論文,4篇EI會議;在學生競賽與獲獎方面,她帶領并指導學生獲得多次國家級智能建造獎項,培養智能建造師(三級)行業證書學生共計19名。
課堂之外的羅薇,是一名課余的舞者。
自2014年開始接觸舞蹈,十年間從未放棄,跳舞在羅薇的生活中扮演著多重角色,“在大學里我就是舞蹈社中的一員,工作后經常通過舞蹈來為自己充能發電。每到情緒低落或壓力滿格的時候,舞蹈是我疏通情緒與壓力的最佳出口。”在舞蹈的光影交錯中,羅薇感受到的是“蓬勃的生命感,從內心不由自主迸發出許多力量來”。
面對教師身份,羅薇有著堅定的熱愛,而在舞步的方寸間,生活又為她翻開嶄新的一頁。她始終將工作視為生活的一部分,“我希望做到,愉悅地工作,快樂地生活。In the face of love,spare no effort to live.”面對熱愛,不遺余力地喜歡,人生重要的從來不是走了什么樣的路,而是選擇了怎樣的人生方向。
作為今年1月入職的新晉“青椒”中的一員,梁瀟予對教師這份職業一直充滿向往。“‘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是我的人生信條。本科畢業于社會學專業,最終卻成為了一名空乘。兩年多的飛行生活,我見識了更廣闊的世界,想要提升成長的念頭在內心不斷萌芽。”
在航空公司工作兩年后,梁瀟予開始積極備考研究生,“成為一名教師的理想愈發強烈”。畢業后她如愿進入歐亞,目前任教于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課程。作為學院的一名新晉教師,梁瀟予認為“思政課程不僅要有‘政’,還需要‘思’”,因此,她將社會新聞、身邊軼事與課堂理論聯動結合,以實際案例為起點支撐課程重要性。
課堂之外的梁瀟予,是一位小有名氣的博主。
她的日常筆記中與大家分享自己的成長故事,以短視頻的形式展現自己職業生涯的轉變。時常開啟與女性力量和成長相關的話題,從學習、職場、面試、生活四個維度為一些身處困境或對人生感到迷茫困惑的女孩們提供建議,自律的vlog也是她的筆記常態。“做自媒體博主是從2019年開始的,與許多同齡的女孩們共同探討人生的方向與成長的力量,已經成為我的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教師職業讓我自律地生活,更助力我在工作中活力滿滿,為學生們帶去更多積極樂觀的正能量。就像歐亞的長期主義一樣,長期以往的堅持,相信也可以鼓舞我的學生們努力學習,健康生活。”
人生是一段長途旅行,一路上會途徑許多“加油站”。對于Queen’s land青年社區輔導員陳惺惺老師而言,她生活中的許多加油時刻,都源于“籃球”這項堅持了很多年的運動。即便身兼著繁忙瑣碎的學生管理工作,她也會每周擠出時間去籃球場。
“打球不只是揮灑汗水,也是跟一起運動的伙伴們交流、配合的過程。”場上,她是掌握全局的“控球后衛”,調度、組織、不斷為進球創造機會,場下,她是一一記住了四百多名學生名字的“陳老師”。運動上產生的多巴胺,從籃球場上傳遞到工作中,她充分享受這項運動,也從中補給著生活能量。
不放過每一個得分機會,是賽場上堅定的信念,更是她生活中身體力行的人生理念。去年,陳惺惺參加了學校組織的班會設計大賽,獲得二等獎,今年,帶著更充分的經驗與準備,她再度參加比賽,與Queens’land的學生們一起捧回了“一等獎”。
陳惺惺認為這是歐亞青年社區文化氛圍帶來的積極影響。“我們有八個各具特色的青年社區,Queens’land社區匯集了很多優秀、有想法的女孩子,每年的表彰典禮都能看到她們的身影,在這次比賽里,她們也貢獻了很多想法。”
2022年,陳惺惺老師來到歐亞,彼時西安對她來說仍是一個較為陌生的城市。在歐亞工作、生活的兩年多,這座城市為她敞開了更多可能性。“特別喜歡西安的美食,肉夾饃、油潑面……最喜歡油潑辣子,撩炸咧!”就像她很喜歡的那句話一樣,“走過的每一步,都算數”,在很多地方,陳惺惺都選擇了勇敢向前一步。敢想敢做,才有勝利的可能。
2005年8月,帶著對餐飲行業熱愛的鄭衛權,加入了西安歐亞學院。他擔任金橋餐廳廚師長與行政總廚職位,數十年如一日地管理并運營著歐亞金橋餐廳,大家都親切地稱他為“鄭大廚”。
“如今,20年過去了,我們的餐廳一直維持原樣——食品安全健康,環境干凈整潔。每每到學校有高規格接待、隆重的會議舉辦、大型員工培訓,金橋是學校餐飲的不二選擇。”鄭衛權的語氣中滿是自豪,歐亞餐飲的知名度也伴隨著校園的提升成為西北地區的知名高校餐飲。“每天能夠為師生們帶去美味與溫暖,我的職業成就感和個人價值感得到了充分的認可,感到十分幸福。”
除卻對日常本職工作的認真負責,工作之外,鄭衛權還有著另一重身份:秦嶺戶外救援隊隊員。
對于戶外運動的人群而言,秦嶺是國內為熱門的戶外目的地,同時也存在著眾多危險。“前兩年去爬山時,剛到山頂就聽游客說有人呼吸困難了,原來是一位50多歲的老人呼吸急促,意識清醒但是身體無法動彈。我立刻拍下視頻發進救援隊,組織游客們報警。幸運的是,有一位游客也是醫生,老人得到了及時救助。”在極其強烈的責任感下,曾經享受登山活動的鄭衛權加入了戶外救援隊,決定將守護生命的信念傳遞下去。
每逢周末、節假日,鄭衛權便積極投身進每一次秦嶺山的戶外救援。“經常會有游客、驢友在爬山過程中摔傷迷路,警察與消防便會協同我們一起進山救援;暑期放假的時候,也會參與秦嶺山的水域救援;日常也會進行‘清山’公益活動,我和學校的一些老師們會一起加入,在山里撿垃圾,也是幫助環衛工人減輕一些工作壓力。”
如今,鄭衛權已經是秦嶺救援隊中小有名氣的后勤隊隊長,救援隊的伙伴們也都得知他來自歐亞。每次救援后他充分發揮本職工作能力,為救援隊隊員們做上一頓熱騰騰的飯菜。他不僅自身積極投入到社會的公益活動之中,更是帶著學校中的一小批老師們加入其中,在工作之外的救援隊中繼續發光發熱,帶著那份來自內心深處對工作與生活的熱愛,奉獻學校的同時貢獻社會。
“這份社會責任感與價值感讓我有了更多擁抱生活的勇氣與信心。”鄭衛權將繼續與歐亞攜手發展,不斷增強自身專業能力,為師生們帶來更加美味可口的創意菜品。這是他的快樂,也是歐亞人的幸福。
在歐亞花園里多元生長
是“教書育人”的老師
更是自我探索的積極生活者
祝全體教職工節日快樂!